8286.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299

一、单选题

1.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发展起来的。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早期文明产生的基本因素是(  )

A.文化的发达程度B.人类的视野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自然环境

2.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人类使用的最早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B.阿拉马字母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

3.

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繁盛期,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主体是(  )

A.贵族阶层B.成年男性公民C.所有居民D.十将军

4.

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材料中的 帝国 是指(  )

A.罗马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5.

在古代美洲,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的是(  )

A.班图人B.印加人C.玛雅人D.阿兹特克人

6.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 天朝 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作用更为重大 是指促使日本(  )

A.进入封建社会B.进入资本主义社会C.初步完成统一D.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7.

非洲南部的大津巴布韦遗址曾出土了中国的青花瓷器。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它们的出现表明(  )

A.郑和下西洋到访了非洲B.中非间存在贸易往来C.麦哲伦船队曾抵达此地D.非洲制瓷业技艺高超

8.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依据这一法律文件,英国(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D.建立了两党政治

9.

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矛盾重重。其斗争焦点是(  )

A.奴隶制的存废B.农民的土地问题C.联邦制的存废D.黑人的公民权利

10.

某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无产者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独立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11.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

12.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单一,如印度和埃及主要种植棉花、东南亚出产橡胶和锡、古巴出产蔗糖等。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三角贸易C.殖民主义政策D.工业革命

13.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确立 有效占领 原则。该原则(  )

A.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B.实现了非洲的民族独立C.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D.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

14.

揭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序幕的是(  )

A.古巴B.海地C.巴西D.秘鲁

15.

下图是1885年某报刊刊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一战前列强间的殖民争夺B.一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兴起C.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矛盾D.《九国公约》签订后的世界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为制裁德国B.消除了欧美列强的矛盾C.由少数大国操纵D.都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

17.

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 风马牛不相及 ,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 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基于这种认识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18.

1935年,法国总理曾说: 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够安静下来。 这一观点(  )

A.是绥靖政策的体现B.主张制止法西斯的侵略C.是法西斯主义主张D.强调争夺非洲殖民利益

19.

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议会领袖交谈时承认: 我们业已遭受进攻……战争在太平洋上爆发已成事实,我们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该言论发表的背景是(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B.德国突袭波兰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D.日本偷袭珍珠港

20.

美苏 冷战 使得国际安全环境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强大的稳定因素 主要是指(  )

A.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B.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雅尔塔体制长期存在

21.

下表是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表,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89

179

441

380

1929

59

484

457

1953

55

463

482

1963

43

453

504

2005

13

29.1

696

A.政府加大宏观调控B.妇女运动的推动C.科学技术的新发展D.福利国家 的影响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该发展理念是(  )

A.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实行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D.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23.

某学习小组围绕下列图片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的主题是(  ) 

A.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24.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非洲本土史学家要求清除史学研究领域的殖民主义影响,建立民族主义历史学派。这反映出(  )

A.非洲文明历史悠久B.民主思想传入非洲C.非洲民族意识增强D.冷战格局影响非洲

25.

面对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国担当大国责任,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方案是(  )

A.求同存异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组建新开发银行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 黑暗时代 ,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2)材料二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依据材料三对该观点加以解释。(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 上帝 问题的一种突破;在经历了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主张(任举两例即可),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8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的呼声响彻英国。在此情况下,经过激烈斗争,1832年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对议席分配作了适当调整。取消了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 衰败选区 的议席,将之分配给新兴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第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第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选举时间。这次改革使英国的选民由原来的43万扩大到65万,新增加的选民主要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城市中产阶级,打破了贵族寡头独霸议会的政治局面。

——据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所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29.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5世纪开始到18世纪中叶,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属第一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经济全球化形成了第一次浪潮,属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属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持续到现在,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三次浪潮。

——据方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导致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三次浪潮的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