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3.2021届山东省高三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9 浏览数:754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法家主张 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墨家则提出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  )

A.建立集权制度B.实现富国强兵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2.

表1是据《汉书·地理志》整理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南方地区与全国郡国数量、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
表1

南方

全国

江南

岭南

郡国数量

7

7

103

人口数量

2507188

1369290

59594978

A.政治和经济重心均在北方B.南方交通发展相对滞后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受阻D.北方商品经济较发达

3.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别,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

A.调整土地关系B.缓和社会矛盾C.方便政府征收租调D.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

4.

表2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  )
表2 

类型

来源

生徒

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

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

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B.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C.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D.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5.

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的分支。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 同归 是指他们都(  )

A.强调理的作用B.赞同知与行合一C.压制人的欲望D.服务于现实政治

6.

1867年,清政府派遣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中国使节出访美欧,令西人对清朝的评价迅速改观。作为在华西人主要传播媒介的《北华捷报》评价: 进步尽管很缓慢,但也是进步。 清政府的 进步 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

A.符合近代化潮流B.具有半殖民地性质C.与国际惯例接轨D.适合洋务运动需要

7.

表3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  )
表3

时间

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中国红茶

印度红茶

1865—1869

940

60

1870—1874

874

126

1875—1879

806

194

1880—1884

60

320

A.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B.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D.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8.

图1为1912年1月2日北洋将领联名电请内阁代奏的电文。北洋将领的真正意图在于 (  )
图1

A.督促清政府加快立宪步伐B.向清政府表示效忠决心C.向南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D.使袁世凯获取清政府实权

9.

1938年4月,郭沫若在为《自由中国》创刊号的题词中强调: 要建设自由的中国,须得每一个中国人牺牲却自己的自由。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解放。 其意在强调(  )

A.中国普通民众对自由的理解不够深入B.中国的思想解放亟需进一步推进C.国人应牺牲个人自由以争取民族的自由D.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以实现自由

10.

一五 计划时期,我国工业产量整体上升了130%,生产资料的产量翻了两番以上,但消费品的产量只增长了83%。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的物资生活需求较低B.国家计划方针的指导C.照搬苏联的建设经验D.政府忽视经济协调发展

11.

古代罗马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 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 。其意是指罗马皇帝(  )

A.对罗马法发展贡献最大B.是罗马法发展的渊源C.是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D.促使罗马法形成体系

12.

1528年,意大利人卡斯蒂廖内的《廷臣之书》出版,并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图2为其在书中描绘的完美廷臣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品格。其主张明显受到了 (  )
图2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C.科学革命的影响D.启蒙运动的影响

13.

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称无法再容忍任何 退却 。1924年到1925年间,苏联政府出台了若干措施对小业主加以限制,并于1927年提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这些现象反映出新经济政策(  )

A.不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B.在实际推行中出现波折C.动摇了苏联的社会根基D.是一种暂时性过渡政策

14.

美国畏惧战争的情绪骤然蒸发;国会通过了庞大的战争预算;总统可以放手大干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促使美国发生上述变化的背景是(  )

A.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B.德军突袭波兰C.德国发动苏德战争D.日军偷袭珍珠港

15.

图3为1938—1967年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发展趋势示意图(以1958年为100%)其中代表日本的是 (  )
图3

A.①B.②C.③D.④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率领水师击败郑氏集团,进驻台湾, 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 。随后,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朝野之间意见分歧。施琅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是 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 ,而且 野沃土膏,物产利溥 。特别是他很有远见地意识到若弃而不守,西方殖民主义者必利用台湾, 窃窥边场,逼进民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 ,遗患后世。因此,他认为台湾 即为不毛之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 。在他的坚持下,康熙帝始决定坚守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员管辖。台湾重新统一于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对统一台湾的贡献。(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4分)

三、材料阅读

17.

表4为清末学部主持统计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表4

类项       年份

光绪三十三年

光绪三十四年

宣统元年

各省

专门

学堂

74

84

104

学生

12639

16590

18639

实业

学堂

137

189

254

学生

8693

13616

16649

师范

学堂

541

581

415

学生

36091

33072

28572

普通

学堂

35045

41590

51887

学生

949320

1214964

1561674

合计

学堂

35797

42444

52650

学生

1013571

1284965

1626720

京师

学堂

206

252

261

学生

11417

15774

12921

全国

学堂

36003

42696

52911

学生

1024988

1300739

1639641

——转引自张海荣《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清末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史料价值。(14分)

18.

20世纪60年代初,雷峰在日记中写道: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劳动者的青春 

人物

简介

张秉贵

19181987

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79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进喜

19231970

1938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黄大年

19582017

1977年,他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他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他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雷峰认识的理解。(12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饰。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 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 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