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0.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延庆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44 浏览数:231

一、单选题

1.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2.

很多史学家运用 地下之新材料 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与上述最符合的是(  )

A.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 宫殿 复原图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3.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西周B.秦朝C.唐朝D.明朝

4.

2015年,考古学者在江西南昌发掘一座汉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所含信息量大而备受关注。如表格中出土文物及相应结论之间相符的一项是(  ) 

出土文物

结论

A

一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

此画像就是孔子的真实相貌

B

出土200万枚五铢钱

当时江西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

墓中金饼题记: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酌金一斤

墓主可能是刘贺

D

一座真车马陪葬坑和超越列侯丧葬数量规制的编钟

墓主一定是汉武帝

A.AB.BC.CD.D

5.

从直辕犁(图1)到曲辕犁(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B.播种技术的发展C.单位亩产量提高D.耕犁技术的成熟

6.

结合唐朝前期边疆各族的分布图,判断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是(  ) 

A.张骞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C.文成公主进藏D.玄奘西游

7.

观察如图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  ) 

A.商品经济发展B.耕地面积增加C.海外贸易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

8.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政府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9.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B.战争主要在京津地区进行C.战争的发动都是在广东省D.战争以清政府的战败结束

10.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中引进西方机器生产技术,迈出中国现代化第一步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百日维新D.辛亥革命

11.

有学者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 帝王专制史 ;而今后 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 民主政治史 下列历史人物中,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林则徐B.洪秀全C.康有为D.孙中山

12.

浙江省杭州市有一座 血园陵 ,安葬着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的阵亡将士,其中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这座陵园见证了(  ) 

A.太平军北伐获胜B.黄花岗起义失败C.武昌起义的成功D.第一次国共合作

13.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苏德战争爆发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结束
C.太平洋战争爆发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4.

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 糖衣炮弹 的进攻,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大D.新政治协商会议

15.

明确提出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习近平

16.

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早期农业发生的中心地区。对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明的是(  )

A.古代神话传说B.古代史籍的记载C.考古发掘的古代遗物D.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17.

《汉谟拉比法典》又名 石柱法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了(  ) 

A.《汉谟拉比法典》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B.《汉谟拉比法典》宣扬 君权神授 的思想
C.《汉谟拉比法典》建立种姓制度的意图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18.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 帝国 是指(  )

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19.

据《后汉书》记载,166 年,两个彼此称呼对方为 大秦 但并未自称 大秦 的国家有了第一次外交接触。两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的、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 道路 将它们间接连接起来。这条 道路 是(  )

A.丝绸之路B.瓷器之路C.香料之路D.玉石之路

20.

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和政府官僚机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封君封臣制在维系和协调封建主阶级内部的关系、维护地方封建统治秩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  )

A.解决了封建社会的矛盾B.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C.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D.无法集中中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21.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B.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C.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法律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22.

有学者称: 如果以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是(  )

A.创立了伊斯兰教B.建立奥斯曼帝国C.灭亡拜占庭帝国D.弘扬了印度佛教

23.

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  )

A.学习中国隋唐文化B.长期实行幕府制度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D.与中国明朝发生过战争

24.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  )
①阿克苏姆王国   ②玛雅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5.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些航路包括(  )
①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线   ②欧洲绕非洲南端到亚洲的航线   ③经南太平洋到大洋洲的航线   ④欧洲经地中海到达亚洲的航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27.

西班牙武装商船 马尼拉大帆船 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线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D.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28.

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开辟了理性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的方法,从而为理性主义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哥白尼的 日心说    ②蒸汽机的发明   ③牛顿的 经典力学体系    ④内燃机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

A.自由原则B.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D.平等原则

30.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里卢梭表达的思想是(  )

A.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B.国家主权掌握在人民手里C.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1.

下列选项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B.北美反殖民侵略——《独立宣言》C.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农奴制D.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

32.

某校学生在进行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 1871”、 铁血政策 俾斯麦 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德意志统一与帝国的建立D.美国南北战争

33.

如图所示为巴黎某公墓的一面墙,上面刻写着 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牺牲者 。其所纪念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  ) 

A.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B.它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它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34.

20世纪初,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加强,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中的代表(  )
①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伊朗的立宪革命   ③中国的辛亥革命   ④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5.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与下列哪些会议有关系(  )
①巴黎和会   ②雅尔塔会议   ③华盛顿会议   ④旧金山会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该发展理念是(  )

A.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实行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D.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37.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来空袭英国的。 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性因素
C.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战争有一定的关系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8.

以下某知识结构图中的“? 应填入(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反恐战争D.冷战

39.

1945—1991年,全世界9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速度摧毁世界殖民体系。其中功不可没的新兴民族国家领导人有(  )
①尼赫鲁   ②卡斯特罗   ③纳赛尔   ④斯大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0.

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  )
①冷战对抗依然存在   ②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③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潮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41.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在国家治理观念上有哪些进步性。

三、开放性试题

4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依赖于我们今天的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也与以往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密切相关。(8分)

序号

重大事件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战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阅读以上材料,仿照【示例】,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某个方面,选用两则历史资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用所选资料对主题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阐释清晰。
【示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主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序号:③⑤
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

四、材料阅读

43.

(10分)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对于近代工厂主来说,其在工业生产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 训练工人们放弃工作散漫的恶习,并与复杂的机器那永不变化的运转节奏保持一致 。为实现这一目标,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势力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地增长,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商业、金融贵族被推向后台。但是,在政治上,工业资产阶级继续被排斥于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与其雄厚的经济势力越来越不相协调,他们迫切要求改革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以便能够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与贵族分享国家统治大权。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四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エ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エ。

——摘编自张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

材料五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教成了世界著名的 雾都

——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一一浅析工业革命影响》

根据材料一到材料五,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4.

(10分)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材料三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 阶级斗争 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 贡税 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据材料一、二,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苏联模式基本特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