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3.2014届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8 浏览数:141

一、单选题

1.

古代希腊的 公民 一词来源于 城邦 。亚里士多德说: 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 材料表明, 公民 的本质含义为(  )

A.公民是城邦主人B.城邦包含了公民C.公民从属于城邦D.公民是城邦的人

2.

汉朝桑弘羊说 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作者主张(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3.

南宋《梦粱录》记载临安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 《都城纪胜》载:“(临安)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 与唐朝前期相比,材料中反映南宋(  )

A.只有临安商业分布非常广泛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开始突破政府对商业时空的限制D.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

4.

恩格斯指出: 罗马法是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它是 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 可见恩格斯认为罗马法(  )

A.确立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B.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了法学研究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5.

南宋叶适认为 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强调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 ,并主张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以 功利之学 反对理学空谈B.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C.主张国家扶植商品经济的发展D.用道家思想管理国家经济

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 主因 ,主要是指宋朝的(  )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7.

明末思想家李贽说: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其思想主旨是(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C.主张理性独立思考D.抨击君主专制统治

8.

皇太极时, 设八议政大臣……总理一切事务,……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 顺治七年十二月,谕: 国家政务,悉以奏朕!诸王议政大臣遇紧要、重要大事,即可奏朕;其诸细务,令理政三王理之。 材料不能表现(  )

A.皇太极受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B.八旗旗主议政之权遭到削弱C.顺治能控制议政王大臣会议D.亲王贵族受到皇帝牵制制约

9.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欧洲物价在16世纪末上涨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B.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C.欧洲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

10.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晚明时期,即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 丝——银 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中国贸易顺差。对这一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欧洲不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地区B.贸易结果是贸易各方生产水平、经济实力的体现
C.刺激了中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太湖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D.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11.

余时英在《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一文中说: 北宋 逐路取人 ,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 这表明(  )

A.科举制是按区域分配取士指标B.科举制兼涵了地方代表性C.南北士大夫为争夺权势长期斗争D.科举制是一种古代代议制

12.

1787年10月25日,国会议员怀特在致布朗的信中说 如果从他们这各自的遐想的独立之中,却生出许多倾轧顽强,各自为政的主权州来,我们共同的利益还有什么指望呢?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美国各州已一致通过1787年宪法B.已经建立联邦制共和国C.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得到宪法保障D.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政府

13.

历史漫画能生动地反映或揭示历史本质。下列两幅漫画深刻揭示了(  )

A.英国侵略者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香港岛B.英国侵略者通过看木偶戏来庆祝自己占领了中国香港
C.中国近代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政治腐败,官员贪图享乐是清对外战争的失败的根源

14.

李鸿章致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的信中写道: 曾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邸意亦为然,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洋务运动遭到文人学士反对B.封建势力强大中国近代化艰难C.洋务运动没有实权人物支持D.洋务运动倡导者眼界狭窄

15.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

3253. 湖南省株洲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历史试题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16.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 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 ,而且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同时又规定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17.

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

A.《权利法案》的颁布与实施B.权力制约与平衡 思想的影响C.《大宪章》的颁布与实施D.19世纪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8.

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确规定: 帝国议会以日本贵族院、日本众议院两院组成之,……两议院得议决政府提出之法律案并可各自提出法律案 两议院之会议公开举行,但依政府之要求或该院之决议,得举行秘密会议。 该宪法这些规定(  )

A.说明日本政府的权力高于日本帝国议会的权力B.有利于日本政府欺骗民众按自己的愿望作出专断决策
C.有利于日本帝国议会议员与政府官员相互勾结谋利D.表明日本贵族院、众议院和政府遵循三权分立原则

19.

1916年《新青年》载文认为: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 据此,你认为这里的 恶因 根本之罪恶 应是中国的(  )

A.儒家思想B.封建制度C.传统道德D.封建军阀

20.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当时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D.西方启蒙思想对胡适影响不够深刻

21.

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中指出: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在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你认为,下列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科学工作者必须懂得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 B.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必须关注人类本身的身心发展
C.学校的科学教育必须坚持以关心人的福祸为出发点D.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用科学造福于人类

22.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说: 目前农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 领导却落后于群众, 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 ,他们 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出发。 材料表明(  )

A.党内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速度问题存在争论B.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C.党内出现了严重的 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D.当时多数领导在立场上倾向于富裕中农

23.

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

24.

苏共中央全会的一次决议中记载: 采取措施大大地扩大应当归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处理的、与完成全联盟和加盟共和国计划有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的范围,其中包括基本建设、物资技术供应、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品销售和拨款等问题;保证进一步扩大各部、部属总局、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和经济企业的权力;消除多余的重叠的环节,即精简管理机关。 材料反映苏共中央此举目的是(  )

A.消除在经济领导方面的过分集中B.开始恢复部门管理体制C.突破斯大林体制实施指导性计划D.实现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25.

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这表明(  )

A.大炼钢铁已成为当时中国工业生产的中心B.只有大炼钢铁才推动当时中国工业的全面发展
C.钢铁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现代化工业国家的核心标志D.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 高速发展 追求

二、材料阅读

26.

历史地图包涵丰富的历史信息。请认真观察下列三幅历史地图,说明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揭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1854年,容闳作为第一个毕业于 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 (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回国后始终坚持 当使后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的教育理想,推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形成。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次年与李鸿章等联名上奏清廷并获准。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三年,四批幼童共120人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然而,由于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绝大多数幼童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仅2人大学毕业)而被提前撤回。之后,洋务派主持设立的福建船政局开始向欧洲派遣留学生,以培养海军专门人才,增强海防力量。与此同时,他们提出 造材异域 ,通过向法英等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 自强 的目的。……
甲午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学日本成为甲午战争后留学教育的开端,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方面与清政府 以敌为师 师日制日 的留学政策有关,……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 倍敦友谊 代培人才 为幌子,采取 吸引 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留日学生以读速成科和普通科为主,多学政法专业,习军事者也不少,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一些以 排满反清 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对留日人数和资格水平作出限制,1906年后,留日热潮逐渐消退。

——蒋凯 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留学浪潮席卷日本之际,美国国内已经有人为此而深感不安。在他们看来,中国向日本大量派遣留学生对美国是不利的,不过,由于 美国在30年以前,已经做到把中国留学生潮流引向这一国家来,并使这一潮流扩大 ,所以 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最巧妙的方式,而控制中国的发展,使用从知识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这种 最圆满最巧妙的方式 就是: 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些钱 。因为 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 ,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利益方面的深思熟虑 ,美国国会即于1908年通过一项议案,决定将其在军旗下获得的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 ,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用于扩张精神上的影响。1911年,作为留美预科的清华学堂正式成立,从而又兴起了留美教育浪潮。

——张彩丽、刘瑞丽《中国近代留学教育走向、学习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留学欧美的原因和20世纪初期留日热潮高涨的原因。与19世纪留学欧美相比,20世纪初的留日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14分)
(2)据材料二,分析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 获得的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 议案的时代背景。(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评价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6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根据上列关于中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服饰图片,分别指出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服饰的主要特点,并阐述服饰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