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强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明太祖等强势君主统治,加强君主个人专权
弱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以丞相或摄政之类的重臣为代表的中枢行政系统地位上升。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司马鼓和清初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等人从行政上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
群臣谏议,“政通人和”。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等,君主集权与行政中枢权力集中较为和谐同步运行
项目
进口价格
出口价格
进出口上升差额
上升幅度
75%以上
35%
32%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三、开放性试题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机器
1873年
2.6
—
※
37.4
58.6
1.7
1893年
15.6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17.2
14.7
32.9
8.0
1910年
39.1
0.5
13.1
11.9
28.3
6.8
1920年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年
45.1
3.4
3.5
12.2
27.1
7.4
——节选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张鹤泉《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摘编自蒋金晖《近代边疆危机视域下冯子材的历史地位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