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5.湖南省永州市2021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9 浏览数:690

一、单选题

1.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表明当时秦国(  )

A.宗族嫡庶差别不复存在B.君主权力不断得到强化C.世卿世禄制度受到冲击D.宗法认同观念逐渐消失

2.

汉高祖时,强徙旧齐国、楚国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强到关中地区。公元前128年,汉武帝 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B.解决土地兼并问题C.推动政治中心的北移D.削弱地方诸侯实力

3.

唐代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李白勉励外甥从军: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还。 一时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之类诗句唱响南北。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唐代(  )

A.地方藩镇彼此之间攻伐不已B.文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C.门第取人选官制度弊端丛生D.崇文抑武的国策不合时宜

4.

1102年,宋徽宗下诏在诸路建立 安济坊 ,规定 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 。又建立独立的厨舍, 以为汤药饮食人宿舍,及病人分轻重异室 。这说明(  )

A.朝廷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应用B.民间医家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C.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建立D.疫情蔓延和疾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

5.

表1明代洪武八年(1375)以来货币政策演化表

时间

主要内容

洪武八年三月

造大明宝钞,钱、钞兼行,禁民间金银物货交易

洪武九年五月

革罢各布政司宝泉局,停铸钱

洪武十年五月

命各布政使司复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

10文—50文小钞,以便民用

洪武二十二年六月

工部请求不要停罢铸钱,仍收废铜铸钱以便民用,获准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

令全面禁用铜钱

表1反映了洪武年间(  )

A.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纸币出现B.货币政策的主导性和灵活性C.钱钞兼用导致恶性通货膨胀D.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6.

清朝前期,各省每年财政收入皆须上报户部,听候调拨。到19世纪中期,不仅逐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厘金完全由地方督抚支配,而且原本应交户部的地丁、关税、盐课等项银两也被督抚截留,大多被充作军饷。这一变化(  )

A.表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失控B.说明政府财政危机已解决C.得益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D.反映中央权力呈下移趋势

7.

1894年,我国民营资本为723万元,占国内资本总额的8%,同期外国资本为5434万元,占61%,国营资本为2797万元,占31%。到1913年,民营资本为15499万元,增长21倍,占国内资本总额的10%,同期国营资本为14888 万元,占资本总额的1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奖励和保护实业发展B.民间实业救国爱国热潮的推动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全国性抵制日货运动风起云涌

8.

1924年4 月,孙中山在致电全国学农工商的通电中指出: 工人为本党之基础,本党之奋斗乃为发展实业而奋斗,为工人利益而奋斗,工人与本党共同奋斗。 由此可知,孙中山(  )

A.指出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必然性B.效仿苏俄建立工农革命政权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D.提出了党外合作的基本方针

9.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规定: 从部门来说,整编要以军事部门为重点:增产要以财经部门和工人农民组织为重点:政府、党派和团体则进行一般的精简……至于节约运动和反贫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则是所有各方面都应该当作一个中心任务来进行。 上述规定旨在(  )

A.平息物价波动以稳定金融市场B.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C.恢复国民经济以巩固新生政权D.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10.

罗马法规定:在发生风暴时,船舶经营人可弃货以减轻船的负载以逃出危险区域。灾难过去后,失去货物的货主可根据运送合同起诉船舶经营人。而船舶经营人可以起诉那些货物被救的货主分摊损失。船舶经营人可留置被救的货物达到这一目的。这说明(  )

A.私有财产受到了严格保护B.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扩张需要C.海运成本比陆运成本要高D.经济立法可以分散商业风险

11.

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琴尼尼最先提出了科学与技艺的关系问题,指出绘画技艺需要以科学为依据的理论原则;画家阿尔贝蒂主张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字是认识自然的钥匙,因而透视学、几何学就是绘画的数学基础。上述观点(  )

A.旨在宣传科学知识以摆脱宗教束缚B.体现了科学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影响C.为理想社会的建立描绘了政治蓝图D.强调科技水平决定绘画的发展方向

12.

1802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项法案规定: 至少在学徒期的前四年中,在每天的正常工作时间里要抽一定的时间, 由一些谨慎、规矩的人来教所有的学徒工读书、写字和算术,或者只教其中一种,视学徒工的年龄和能力而定。 这反映出(  )

A.政策调整适应工业化进程需要B.法律为义务教育普及提供保障C.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干预D.英国宪章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3.

图1是1919年(英)维尔戴尔森的漫画《和平和未来的士兵》,漫画中的人物有法国总理克里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漫画中还有一个裸体哭泣的孩子,旁边写着 等级1940”(1940 Class)克里蒙梭说: 有意思,我好像听到有个小孩在哭。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
图1

A.表达对下次战争可能爆发的担忧B.抨击军国主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C.强调英国成为一战的最大受害者D.指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

14.

图2中,美国联邦政府农业直接补贴1936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
图2

A.经济危机彻底消除B.农业政策出现严重失误C.政府财政负担加重D.农副产品售价急剧下跌

15.

据统计,1960—1990 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2%,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率为3.9%。至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比70年代增长了近一倍,即从13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这表明(  )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受冲击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鸟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券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鸟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雾八户前往。1765年,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 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 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民、冒险者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 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1790年,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1850 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 王洪慈《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 分)

17.

《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开罗宣言》全文
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委员长、邱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伪满洲国)、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即 联合国家 ,是当时国内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习惯称呼)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三、开放性试题

18.

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 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毅然归国的留学生 

人物

简介

竺可桢

18901974

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邓稼先

1924198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

苏步青

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14 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9.

近代法国大众阅读场所的发展,既体现了政治精英引导甚至规训大众的倾向,也反映了工人大众自我发展、休闲娱乐的诉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在19世纪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法国的书籍比较昂贵,报纸大都采取预订制,三月或是整年起订,不单期零售,普通大众难以承受。工人在小酒馆饮酒之余,还浏览报纸,或是听人朗读报纸上的新闻。有些工人接受了政治宣传,从而参加罢工、社会运动甚至革命。一些社会精英和慈善家认为大众图书馆是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它可以引导、控制和审查大众阅读中出现的新读者,尤其是工人读者。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 仅在巴黎就有超过500家获得了官方许可的大众阅读室。1850 年,法国作家茹尔·拉杜建立 市镇图书馆和好书推广协会 ,并倡议在法国所有市镇都建立—所图书馆。该计划得到了时任总统路易·波拿巴的支持,后者认为 在所有法国市镇建立图书馆是一项慈善和公益事业 。19世纪60年代,建立大众图书馆的运动进展迅速,并在随后的第三共和国也得到延续。1902年时,法国已有300家大众图书馆。

——摘编自顾杭《19世纪法国的大众阅读场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大众阅读场所发展的原因。(8 分)
(2)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法国巴黎大众阅读室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