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7.2021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730

一、单选题

1.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贵族之间不管是贿赂、赎偿馈赠.献纳等经济交往,大都是车马衣吊器物之类,而非货币。这表明当时(  )

A.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国家政局影响货币形态C.小农经济制约商业发展D.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有限

2.

汉武帝中期,皇帝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仪、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不久,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取代孔仅学管盐铁。任用这些官员的主要目的是(  )

A.制衡儒家学者的崛起B.赢取商人对国家的支持C.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

图5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 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该幅作品(  ) 
图5

A.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B.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索养C.掀起了画坛上的一股新潮流D.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外来美术风格

4.

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代却成为一个现实,在日常政务处理中,皇帝似乎可以不必亲自出面。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废除了宰相制度B.官员分工协作良好C.官僚体制较健全D.内阁发挥重要作用

5.

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危机,提出 厘革积弊,修明内政 ,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但当时 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这局面反映了当时(  )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B.政治近代化步履维艰C.学习西方条件尚不具备D.光绪因大臣阻挠被蒙蔽

6.

梁启超认为,我国救亡之道,唯有变法自强。所谓变法,其根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这一切要取得成功,就在于变官制。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

A.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B.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C.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D.触及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

7.

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到 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说明当时在陕北(  )

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

8.

广西轻工业在工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91.4%降到1957年的69.1%,1975年降至54%。1980年,轻工业比重为58.7%,1983年上升至62.6%。导致轻工业比重出现重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建设已取得重大成就B.的思想长期影响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的政策向民生倾斜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9.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 平等和同等效用 。这说明罗马法(  )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10.

《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其任何法律效力,国王不能释放由于现行法律被捕的任何罪犯。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行为良好,国王不能免职,只有议会两院同意才能撤免法官。这些规定(  )

A.剥夺了英王的立法权力B.致使英王丧失了行政权C.旨在确立议会至上原则D.促使君主制度走向消亡

11.

图6是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相对论(  ) 
图6

A.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B.否定了经典物理学C.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D.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12.

西方经济学家常常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状态:爬行式(年上涨2%)、跑步式(年上涨4%)、奔腾式(年上涨5%以上)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尚属爬行式,60年代中期发展成跑步式,1973年以后发展成奔腾式。 发展成奔腾式 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阿拉伯国家提高油价C.凯恩斯主义的长期运用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 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 一五 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列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的工业化历程,并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的认识。(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赵氏孤儿》是 中国元初剧作家纪君祥的一部元杂剧作品,18世纪传入法国后,由伏尔泰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

作者

纪君祥中国元代杂剧家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

剧作名称

《赵氏孤儿》

《中国孤儿》

时代设计

春秋时晋国

宋末元初

故事情节

晋国权臣屠岸贾权倾朝野,与丞相赵盾不和,并设计陷害赵盾,致使赵家上下三百多人被杀。 庄姬公主刚生下的赵盾的孙儿是赵家唯一的血脉,庄姬公主为了保住他,就把他托付给一位草根医生程婴后自杀。韩厥是屠岸贾的属将,但他良心未泯,把程婴和赵氏孤儿放走后也自杀了。屠岸贾为搜出赵氏孤儿,不惜用全城半岁以下的婴儿的性命作要挟, 程婴被迫交出了自己刚出世的儿子,换取了赵氏孤儿的性命。 晋国老臣公孙杵臼同情赵家,帮助程婴保住了赵家的血脉。程婴带着赵家遗孤投到屠岸贾门下。二十年以后,赵氏孤儿替父报仇,杀死了屠岸贾。

宋末元初,成古思汗攻克了北京,宋皇临死前向大臣张惕托孤,蒙古军队领导者听闻之后开姑派兵搜寻南宋遗孤。 张惕为了不负皇恩,想拿自己儿子的命去保住大宋遗孤,但遭到妻子伊达梅的强烈反对,伊达梅最终向成吉思汗讲明事实真相。成吉思汗在年轻时爱慕伊达梅,但遭到拒绝,再见昔日情人时热情依旧,他用张惕、伊达梅的儿子和大宋遗孤三人的性命威胁伊达梅答应 自己的求婚,但伊达梅深爱自己的丈夫,决心与文夫一起自刎反抗。 最后,成吉思汗被他们感动了,既赦免了张惕夫妇,又把大宋遗孤和张惕之子收为义子,并请张惕帮他治理国家。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形成于舂秋战国之际 ,战国时期登记户口的木牍户版仅放在乡一级。秦时期,材质较为轻便的简册户籍取代了户版,乡制作的户籍副本呈报至县,以适应国家强化统治的需要。魏晋之际,户籍开始以纸质代替简册,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户部进行查勘核实。这一系列户籍制度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因应技术进步,强化中央集权所做的不懈努力。秦汉时期,乡级机构编造并掌握了包括户籍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帐薄,因此就具有了征发赋役、管控民众的基本行政职能。魏晋之际纸简更替后,这些基础帐簿的编造权逐渐收归到县,帝国的基层统治重心亦随之由乡司上移县廷,中国古代基层统治方式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由此架构了此后1500多年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魏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魏晋时期户籍改革的历史意义。(8分)

16.

[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 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指出: 我们一心想制定中立法规时,我们的中立法恐怕并非一视同仁与公正的,实际上是帮助了侵略者而不给牺牲者援助。 1940年6月,巴黎陷落,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这时,英国已经陷于孤立,世界形势岌岌可危。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帮助英国获得武器和弹药。美国开始走出孤立主义的阴影,加入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来,对反法西斯国家给予了巨大的经济和物资援助。1941 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美国将《租借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苏联。1941 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把《租借法》的应用扩大到中国,同时,对日本进行经济和物资制裁。这促使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第二日,美国即对日宣战。自此,美国加入到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来,走出了孤立主义的阴影,壮大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方能《20世纪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政策一 绥靖政策的另一种形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走出 孤立主义 阴影的。(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走出 孤立主义 阴影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陈光甫,江苏镇江人,早年留 学美国,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他一开始就把 注重储蓄 放在首位,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彻底告别 官商 办银行的传统,同时还推出了诸多中国首创的银行新服务,使其银行迅速发展壮大。陈光甫非常注重向民族工业放款,以利其发展,张骞的大生集团,荣宗敬、荣德生的申新集团都是其放款大户,并曾帮助申新纱厂渡过最严重的危机。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陈光甫受邀赴美与财政部斡旋,达成 白银协定 ,以利于稳定法币信用,也为国民政府储备了抗战的财力。1938 年底,陈光甫再赴美国,与美国商人达成 桐油贷款协议 华锡借款协议 ,获得5000 万美元贷款,用于购买汽车和改善滇缅公路运输,并采购了大量军需物资。国民政府致电陈光甫说: 借款成功,全国兴奋。从此抗战精神必益坚强,民族前途实利赖之。

——摘编自邹高《中国摩根陈光甫》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光甫在金融业领域的贡献。(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光甫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6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