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2.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9 浏览数:320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且沿用至今。这说明该时期(  )

A.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思想B.重视耕作技术不断革新C.农耕文明不断积淀传承D.农业生产重理论轻实践

2.

许倬云指出:汉武帝时代,政府用重税劫夺工商业财富,打击城市经济,中产以上皆破产,以农村为基础的农舍手工业遂成为生产日用品的主力。地方产品经过帝国铺设的全国道路网,发展为一个全面的资源交流网。该学者认为,汉武帝时代的政策(  )

A.阻碍了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助推官营手工业确立D.压缩了民间市场的需求量

3.

834年,唐文宗下诏: 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 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蕃坊,因可以 列肆而市 ,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

A.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B.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C.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D.政府放弃了 重农抑商 政策

4.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无论家中红白喜事,或是外出游玩赏宴,从桌椅杯盘到说唱劝酒,从请帖座次到掌勺传菜,都可以请专门机构包办。 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 。据此可知北宋(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萌芽B.官员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C.社会生活发生了一定变化D.纸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5.

明清时期,关公被商界敬奉为保护神和财神。下表为乾隆年间朱仙镇重修关帝庙捐资商号的行业分布统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朱仙镇 (  )

行业类别

商号数

捐银

占总额%

杂货业

99

145848

1491%

典当业

44

13298

1358%

粮食业

59

8320

851%

烟业

16

6200

634%

服饰业

73

92271

943%

饮食业

49

26715

273%

手工业

318

4322

442%

其他

80

51495

526%

行业不详

391

330609

3379%

官员

2

100

102%

合计

1131

978338

100%

A.商号注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B.手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C.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转为商业D.商业致富意识成为主流

6.

下表为晚清税收基本情况表(单位: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项目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18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成为经济主导C.政府财政状况日趋好转D.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减轻

7.

下表为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物价参照表。这表明当时(  ) 

地区

鲜梨

生猪

稻谷

红糖

食盐

洋纱

云南陆良

1分钱/

25/头

5钱/斤

11/斤

05元/斤

云南宣威

5钱/斤

1/斤

05元/斤

广西向都

5钱/斤

05/斤

2元/斤

A.工农业之间剪刀差巨大B.西方对中国侵略深入内地C.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D.民族工业的国内市场广阔

8.

下图是收藏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油纸伞藏品,此展品为20世纪30年代文物。此伞造型独特呈八角形,由32根伞骨撑起,伞面中部彩绘梅、兰、竹图。图案之间手书 请用国货 四字。该藏品在当时(  )

A.有利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B.有利于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壮大C.扩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海外影响力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9.

1955年8月,国务院在总结两年来统购统销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城镇 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 。这一政策(  )

A.调整了国民经济基本结构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C.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D.使农村和城市联系加强

10.

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5%,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我国当时(  )

A.经济布局发生重大变革B.经济结构得以根本改变C.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实现D.对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

11.

1883年英国人赫德指出,在中国引进电报、轮船等犹如在腐朽外表上打补丁,会逐渐由表及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酵母一样由内向外发酵,改变民众的秉性,进而导致整个中国的转变。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全面近代化C.中国民众普遍接受了近代生活方式D.西方科技引入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12.

清末北京西餐馆仅四家,至民国初略有发展,价格较低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的有 醉琼林 裕珍园 得利 等,它们有几多:花钱多、规矩多、用外语多,所谓 海外珍奇费客猜,西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坐上无多少,红顶华翎日日来 。由此可知,这时期的北京(  )

A.西方饮食文化影响扩大B.西餐成为国人主要食物C.国人难以接受西方饮食D.中国饮食文化优于西方

13.

下图是日本在沪侨民制作的明信片,背景为1913年设立的上海老城厢有轨电车终点站。由此可知,此时上海(  )

A.西方社交方式被广泛接受B.城市交通走在世界前列C.城市近代化建设继续推进D.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4.

1927年6月,国民政府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成立后,很快批准公布了警察、检查官等行业服制,上海市政府均一体遵行。1930年8月,市政府遵从内政部《服制条例》中的规定,令秘书处、各局及各机关公务人员 以身作则 ,服用国货,限制西装。这反映出当时(  )

A.服饰行业受制于政府机关B.经济发展助推社会变革C.国家倡导社会习俗近代化D.政治生态影响民众生活

15.

下表为中国智能电视行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  )

时间

阶段

相关事件

政策导向

2009年以前

探索期

互联网电视概念逐渐形成,家电厂商开始了智能电视的探索。

正式将互联网视听内容纳入政府监管体系,确保视听内容可管可控。

20102012

发展期

牌照商主导探索OTTTV运营模式,视频网站合法促进智能电视产业链形成。

牌照制度形成,颁发7张集成牌照,规定针对电视的互联网内容须以牌照商为出口。

20132016

加速期

互联网企业、牌照商和终端商合作紧密,动作频繁,行业全面进入爆发时代。

提出牌照退出机制黑盒子等问题,形成四部委联合剑网行动;约谈牌照商,大范围整顿。

2017年至今

规范期

智能电视产业规范化,客厅大屏价值变现规模逐渐清晰

监管重心升至网络视听节目,总局强调智能电视合规运营,合规投屏。

A.互联网运营取代了传统模式B.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C.国家对电视行业进行了整合D.智能电视成为众多家庭的首选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唐前期,推行均田制为主的土地政策,同时,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推行抑制兼并、均平占田的土地政策。个体小农得到保护与扶持,国家收入得到保障。隋末一斗米值数百钱,贞观初,斗米三四钱。

——摘编自于千千《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材料二
宋代的土地政策规定,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子孙后代有权继承,不仅私田可以买卖,甚至公田也被卷入买卖交易之中。在宋朝,依据是否拥有土地把农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地农民,一类是无地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地农民的数量在迅速扩大。面对生存的压力,这些无地农民有些选择依附于地主,有些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偏远地区开发荒地,再有则是彻底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谋取出路。

——摘编自徐明明《宋代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前期土地政策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价。(7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江南地区经过长期的开发,到明代进入经济高度成长时期,最先显示出传统社会正在发生的变革,社会转型初露端倪。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农民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乡村工业化(即学者们所说的早期工业化),在丝织业、棉织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工艺精湛的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于全国各地,而且远销到海外各国,海外的白银货币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江南市镇已经领先一步进入了 外向型 经济的新阶段。

——摘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材料二
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进入到农商社会后期。此时国际形势发生巨变,经过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用武力叩开中国国门,外国资本主义挟其机器生产之威力从沿海逐步渗入内地,江南区域经济被迫发生调整并出现分化。少数都市(例如上海、宁波、大津、武汉、广州等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机缘巧合走上工业化道路迈进工商社会门槛;也有部分市镇或原地踏步或趋向衰落;而广大内地农村则停滞不前。

——摘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江南地区 社会转型 在经济领域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区域经济转型的特征,并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49-1959年10年间,全国食糖产量增加了4.5倍,之后食糖产量起落不定。1978年后食糖生产进入了持续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1992年的14年间,食糖年产量增长到了79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8.59%,人均食糖占有量增加到6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步深化,制糖业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全国糖业产业结构,使得制糖结构得到优化,制糖行业效率有所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糖业生产在产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面求,实现了低消费水平的自给。

——摘编自连学智《中国糖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糖业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糖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现代月份牌画创作演进

年代

主题

主要内容特色

19世纪70年代前后

商业市场和社会生活广告宣传

上海棋盘街海利号销售华英月份牌中记载:启者,本店新印光绪二年华英月份牌发售,内有英法美轮船公司带书信往来日期,该期系照英字译出并无错误……如蒙光顾,其价格公道,此布。

20世纪初开始

女性成了商品的形象大使

一类是古装仕女是初期的选材,以西施、昭君、貂蝉、杨贵妃等最为常见;另一类是时装美女,由时尚社会女性作为描绘模特,后来发展到以著名电影女演员为创作模特,如阮玲玉等。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

大批抗战题材

谢之光的《以一当十》,歌颂十九路军奋勇杀敌的英勇气概;杭英的《木兰从军图》,周柏生的《岳母刺字》等都是有名的抗战题材的月份牌画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文革

新人、新事、新风尚

月份牌在商品宣传方面的功能迅速消失,主要反映新时代,如王琦的《农民参观拖拉机》、古一的《劳动换来光荣》、安林的《毛主席大阅兵》、尹瘦石的《劳模会见毛主席》、张仃的《新中国的儿童》、冯真的《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顾群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澍的《欢迎苏联朋友》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爱情故事和个性解放

月份牌年画表现爱情故事的《西厢记》和《白蛇传》,更受人们的喜爱,成了年画中的主角,迎来了繁荣期;但到1995年前后,月份牌年画和以影视女演员为主打的挂历不再受欢迎,逐渐淡出市场。

——摘编自孙绍君《月份牌画创作演进探议》等

材料提 了中国近现代月份牌画创作演进,蕴含了中国近现代的诸多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历史文化价值,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