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阶段
|
相关事件
|
政策导向
|
2009年以前
|
探索期
|
互联网电视概念逐渐形成,家电厂商开始了智能电视的探索。
|
正式将互联网视听内容纳入政府监管体系,确保视听内容可管可控。
|
2010—2012年
|
发展期
|
牌照商主导探索OTT、TV运营模式,视频网站合法促进智能电视产业链形成。
|
牌照制度形成,颁发7张集成牌照,规定针对电视的互联网内容须以牌照商为出口。
|
2013—2016年
|
加速期
|
互联网企业、牌照商和终端商合作紧密,动作频繁,行业全面进入爆发时代。
|
提出“牌照退出机制”、“黑盒子”等问题,形成四部委联合“剑网行动”;约谈牌照商,大范围整顿。
|
2017年至今
|
规范期
|
智能电视产业规范化,客厅大屏价值变现规模逐渐清晰
|
监管重心升至网络视听节目,总局强调智能电视合规运营,合规投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