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8428.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8
浏览数:495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东周时期的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齐桓公为保住郑的太子地位。便以诸侯欲拜见太子为由,联络了八国诸侯支持太子郑,并成功地保住了郑的太子地位。这反映了战国时( )
A.宗法观念彻底崩溃
B.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C.分封制在不断衰落
D.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
春秋战国历史
”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由此带来的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使北方趋于平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西汉武帝时除在中央设立太学外,还在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
A.使教育被儒学所垄断
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2%
5%
46
.
1%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
D.放宽了录取标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
A.瓦解了三省制度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有利于科学决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唐中期出现了
“
态行吞并,莫惧章程
”
和
“
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 买
”
的现象。面对这种现实,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实行了(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
“
盟书
”
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西夏
C.南宋和西夏
D.南宋和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
“
交子
”
,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
B.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携带不便
C.宋代商业的繁荣
D.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
“
四监司
”
,对各州进行监控。
“
四监司
”
的设立(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杜绝了政治腐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
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
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
奏折制度的形成,既从决策程序上保证了皇帝对重大事务的独断地位,也从信息控制上防止了臣僚与皇权抗衡。
“
材料反映了奏折制度( )
A.滋生因循守旧的作风
B.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C.极大便利了君主专权
D.弱化对官员的控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2018·全国Ⅱ卷
“
超级全能生
”
高三9月联考·5)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
“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
评价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论南洋事宜》记载:
“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 患。
”
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
“
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
”
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五四爱国运动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准确的是( )
A.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
的口号最能体现
“
反帝反封建
”
性质
B.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
“
和约
”
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某文告写道:
“
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
”
这份文告最可能是( )
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
“
撤换了
‘
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
’
,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
“
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
”
。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推翻君主制度
C.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
“
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 )
A.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
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亡人数的70%
③美国援助被侵略国家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④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1955 年,毛泽东指出:
“
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
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
“
民为邦本
”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博施济众
”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
养浩然之气
”
“
舍生取义
”
“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及本质。(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场场
“
救治行动
”
比喻成
“
自我疗伤
”
“
温药慢治
”
“
猛药重治
”
。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
“
疾病
”
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
“
头脑疾病
”
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
“
大革命后的中国
”
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
“
自我疗伤
”
到
“
救治
‘
头脑疾病
’
”体现的
“
救治行动
”
的特点。并归纳
“
温药慢治
”
与
“
猛药重治
”
的共同点。(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
借来的东西
”
“
药方
”
的含义。(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
“
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
”
的含义是什么?(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已不同于旧有的官营工场手工业,所以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分布图:
材料三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其理甚明。设想多发展轻工业,按一般常识讲,一定是投资省、见效快,又能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没有机器制造业,发展轻工业的装备从哪里来?没有钢铁等基础工业,机械制造的原料从哪里来?没有能源和交通运输,整个经济又怎么运转?仰赖进口么?办不到。一是我们没有钱,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禁运和封锁。全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援也不现实。特别是当时美帝国主义实际上还同我们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我们亟需建立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这些因素是客观现实,不是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
——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业建设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