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9.2021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259

一、单选题

1.

《礼记·王制》记载 田里不鬻(yù)”,意思是土地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铸于西周晚期的散氏盘,其铭文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载的内容是周天子派人主持散、夨(cè)两诸侯国的战罢和谈,夨人付给散氏田地,划定田地的四至及封界。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
散氏盘

A.旧的土地制度有瓦解倾向B.订立土地转让契约较普遍C.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2.

秦灭六国后统一帝国的规模不断扩大,秦始皇为平衡国内人口,将中原人口密集区的部分人口迁徙至经济落后地区或少数民族占领区,这一战略布局(  )

A.利于促进大秦帝国的统一B.是古代中国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开始C.是小农经济扩张性的体现D.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

汉朝时大都市近郊多有大面积菜圃,经营菜圃者的经济收益也较高。据《史记》记载: 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畦姜韭,此其人与千户侯等 。据此可知汉朝(  )

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受到冲击B.农业中出现了专门化的生产C.地区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形成D.等级观念因经济发展而淡化

4.

下图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流程图。据此可知该制度(  )

A.选拔程序公平B.加强了中央集权C.选拔标准僵化D.扩大了选官范围

5.

蹴鞠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据史料记载,君王、贵族、高官、女性、孩童皆有参与,甚至有关于君王与臣子、专业与业余、男性与女性等各类型的人一起踢球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

A.平等的男女观念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C.开放的社会风气D.君主专制程度弱化

6.

康熙年间,名医朱方旦发现了 才是思想中枢,而不是传统医学认定的 古号为圣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 。此说一发表,引起当时医学界极大的震撼。这说明明清时期(  )

A.近代科技已经诞生B.中国积极向西方学习C.科学技术有所创新D.心学的地位开始动摇

7.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般贪污贿赂(危害国家利益)按民法计算,只能处以罚款,最多予以流放;而对些债务处理,却采用司法镇压,如在《十二铜表法》中,有给债务人戴 足枷或镣铐 以及 债务人得被砍成碎块 的规定。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明确区分公法和私法B.注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C.注重完善私法的内容D.注重法律内容的完整性

8.

下图是英国理财法院收藏的16、17世纪被投诉的市场违法行为统计表(单位:起)

市场违法行为类型
时间

1566

1605

1608

1613

囤积谷物

17

58

205

401

其他囤积

3

57

30

29

在市场和集市售卖

9

16

4

18

抢先批购

5

12

4

3

居中转售

0

0

1

3

总计

34

143

244

454

这反映出当时(  )

A.价格革命加剧市场秩序紊乱B.国家推行 重商主义 政策C.商业革命扩大市场贸易范围D.国家立法化解了贸易纠纷

9.

路德的新教学说一改中世纪愤怒的上帝形象,上帝成了可亲可敬的人类保护神,使人类与上帝和解,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和解。加尔文派认为自然界是 我们眼前的一本佳作,其中一切受造之物,无论大小,都引导我们观摩上帝不可见的事 。材料表明(  )

A.教会的权威受到了严重冲击B.宗教推动自然科学发展C.民族国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D.宗教改革思想蕴含理性

10.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立法议会,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无权解散议会但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亦无权推翻政府。从宪政的角度来看,立法权与行政权在政权组织中被相互分离到毫无干系。这部法律(  )

A.无法阻止法国政局的动荡B.不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C.直接引发了巴黎公社运动D.促进法国共和制最终建立

11.

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工业城市中约有一半人没有工作,却没有任何失业保险;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要20先令。这种现象(  )

A.直接推动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萌发B.是近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C.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可能性D.表明英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2.

19世纪末,美国消费主义不再局限于富有的社会阶层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价值取向,而是逐渐成为弥漫于整个社会的一种时尚观念,曾经主宰美国社会的传统清教主义的节俭观受到巨大挑战。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丰厚利润B.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主流C.资本主义发展拜金主义盛行D.重大技术发明和应用的推动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来源。在治理手段上,儒家先哲共同推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那样的圣人用仁德教化来治理国家,法家推崇的 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即君王统治臣民的工具;就治理思想而言,儒家以仁、德、礼来规范权力,君权神授的观点也一定程度规范了权力,法家也要求君王要循道用天。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大一统 形成共鸣性认同,这种 大一统 的文化心理需求不断地绵延存续,符合历史的潮流,但也易形成君王认为权力随心所欲地使用理所应当。王朝的更替,都是在一个权力中心的统治之下。

——据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材料二
古希腊城邦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群自由、平等的城邦公民走向广场等公共场所,基于说服和对话的方式共同商议有关公共生活的事宜,并通过制定契约或法律来规范公民之间的生活,以此种方式共同追求至善的城邦生活,这种众人之治意味着法治。古希腊人认为一个人的统治(君主政体)容易导致对臣民的暴政,从而滑落为僭主统治,那将是人们的不幸。古希腊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分思维,到罗马基督教倡导神人二分,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的划分,这种二分思维对以后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二分起到促进作用,注重对公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从而保障个人权利。

——据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国家治理思想。(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方国家治理思想形成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对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时间

主要神话故事概况

上古时期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

夏商周时期

掌权者以天子自居。商朝将历代商王编入神话世系表;西周时,随着《周礼》的出现,神仙们开始有了姓氏;东周更近一步,增补了夏朝的神话世系谱,明晰了华夏一脉夏商周三代相承的历史。

秦汉时期

推崇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但又倡导不谈怪力乱神,扬仁孝抑神鬼,先秦神话典籍逐渐散佚,神话传说只能以宗教和民间的方式传承。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百姓将精神寄托于鬼神之道,道教、佛教等宗教借此开始兴盛,华夏上古众神被边缘化,但没有消散,大部分融入宗教和民间神话体系。

唐宋以后

民间神话成为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其最高神仙是玉皇大帝,像是人间君王在神话故事中的映射,而天庭就像人间朝廷。一般认为神仙智慧高、品行好。普通的历史人物也被纳入神仙行列,关公、葛洪、尉迟敬德等等都可成为神仙。

——摘编自林响溪《古代中国神话考》和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 养兵 政策,募兵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认为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士兵入伍后,以从军为其职业,脱离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活动,宋政府给予优厚的薪饷……枢密使与 三帅 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北宋规定,军队分为禁军、厢军、乡军、蕃军等。在军士中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者充厢军。宋初以来,禁军和厢军均不断扩充,禁军扩充的速度更快,禁军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在总兵额中的比例也不断上升,一般占总兵额1/2以上。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

——据程民生《北宋募兵制的特征及其矛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募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宋的募兵制改革。(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为了调和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意、中比、荷、葡战胜国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和中国北洋政府在华盛领会议(又称太平洋会议)上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此 公约 的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缔约各国协定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条所称之各项原则者;缔约各国协定无论何时遇有某种情形发生,缔约国中之任何一国,认为牵涉本条约规定之适用问题,而该项适用宜付诸讨论者,有关系之缔约各国,应完全坦白互相通知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教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并剖析其实质。(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宋祁(998—1061),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出生社会底层,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在世时,北宋经济发展,澶渊定盟,边境稳定,但是在这种经济繁荣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内忧外患。他认为刑赏二柄乃皇权的象征,建议皇帝应收回刑赏二柄以强化皇权。宋祁基于政治和国防安全考虑提出农业和农民问题,认为这是克服固难的重要法宝,并建议皇帝要身体力行带头节俭,从体制上根除 三冗 。《新唐书》列传是宋祁多年笔耕不辍的结晶,他在《新唐书》列传中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审判,重塑历史人物,他将 忠义传 抬高于类传之首,还抬高韩愈,评价韩愈: 其道盖自比孟轲 ,同时丑化那些礼佛论者,还将黄巢等名前冠以 字。

——摘编自邢起龙《宋祁及其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祁的思想主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