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9.2014届 广东省东莞市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44

一、单选题

1.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B.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D.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2.

明朝中后期,江南昆山县 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棉花),土人专事纺织。 这说明当时(  )

A.商品经济继续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中外经济交流加强

3.

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学派(儒家一派)的代表人物叶适主张: 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假)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倘)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 材料表明(  )

A.重本抑末思想存在弊端B.儒家崇尚工商业的传统C.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D.义利兼顾成为主流思想

4.

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就首先在于个性的发现 在(五四运动后)差不多整整十年之内,这种青春激情的爆发可以用一个难以捉摸的字眼概括:爱。 与这一风格类似的流派是(  )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古典主义D.浪漫主义

5.

1928年中英签订新《南京条约》,取消了协定关税。这应归功于(  )

A.国共两党合作B.英国放弃了在华一切特权C.国民政府努力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6.

右示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
 

A.中国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头羊B.各国普遍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和平共处原则不适用于中美关系D.新中国外交政策出现调整的苗头

7.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 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 的五部曲。 销声匿迹 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8.

《希腊城邦制度》序曰: 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 其中 多中心 是指(  )

A.城邦林立B.派系众多C.经济繁荣D.文化多元

9.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这里的 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是指(  )

A.信仰得救B.限制王权C.民主革命D.理性平等

10.

18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再版序言中反思道: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革命导师的实事求是B.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11.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由二战前的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到二战后的 美元坚挺,主导出口 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  )

A.美元贬值使美国率先走出危机B.美元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C.美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霸主D.美元坚挺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

12.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认为,11.9事件(即1989年柏林墙坍塌)比9.11事件(即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双塔坍塌)的影响更为深远,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此事件(  )

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B.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C.转移了美国的战略重点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艾德荣教授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工业革命,一种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另一种是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宋代与1750—1850年的英国属于前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商业性质的城市化,交通系统逐渐发达,商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支撑市场的组织开始发展。

——艾德荣《重新定义工业革命:宋代与英国》

材料二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三 西方学者称当代(二战后)西方社会为 后工业社会 知识社会 信息社会 新工业社会 ,把这一次科技革命称为 第三次浪潮 ……西方文明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1)分别列举宋代与1750—1850年英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何理解宋代是 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 ?请以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浪潮把 西方文明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的主要表现。(5分)
(4)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科学技术、工业革命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4分)

14.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民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7分)
材料 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德蒙先生于1831—1832年间赴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后经多年思考,分别于1835年和1840年出版轰动世界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部分。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1)托克维尔赴美考察时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民主政治中可能令其着迷和失望的东西有哪些?(6分)
(2)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15分)
(3) 有时候政权的改良和让步反倒会激发破坏性的革命 被称为 托克维尔悖论 。然而,邓小平却以 改革不能太晚 的见识,努力化解这一悖论,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