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
“山水联盟
”高三12月联考·28)有国家就需要有国家治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概莫能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
“蛮族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数百人,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的方略,让他们阐述
“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之子;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
材料三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分别是这两种方式的最有代表性的发源地。希腊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是在走出了原始氏族社会的质朴道德和风俗习惯之后形成了国家形态的,但两者的
“走出
”方式截然不同。希腊人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而彻底告别氏族社会,开启了法治的传统;华夏民族则在农业环境下延续、升华了血缘伦理关系,奠定了道德立国的基础。由此,两者分别衍化出
“法治
”与
“德治
”的政治—文化传统。
——徐圻、金鑫著《“法治”与“德治”的文化渊源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在推进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繁荣进步中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的其它治国方略。(4分)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伦理治国、独尊儒术,的确成功地维护了专制王朝两千多年,但我们民族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试结合明清时期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相关史实,简述我们民族付出的代价。②古希腊文明是今天整个西方文化的摇篮,不管是科学、哲学、艺术,还是历史、政治、法律,都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除了宗教——基督教不是从希腊产生的)。试以奥林匹亚遗址为例证,从一个侧面管窥古希腊文明的
“摇篮
”地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