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1.2021届四川省达州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5 浏览数:560

一、单选题

1.

《国语》记事起自西周中期,下讫春秋战国之交。其中《国语·鲁语下》记载: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够;元候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 。又《礼记·王制》记载有 命卿制度 大国之即卿命于天子 ,诸侯能组建几个师,天子才委任几个卿,据比可知(  )

A.中央集权制得以确立B.周朝统治得到有效维护C.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D.天子拥有军队的指挥权

2.

汉魏时期,皇帝对影响力较大的名土往往多次下诏征名,给予很高礼遇。而不少名士常以年老、疾病、隐居之志等理由婉拒,甚至有先应诏,行至半途再托辞折返不去的,对于这类行为,汉魏皇帝一般也不予追究。汉魏皇帝与名士之间的这种互动反映了(  )

A.皇权的专横与开明并存B.名士追求老庄的个性自由C.征召难以选出优秀人才D.名士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

3.

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指出: 中世纪的远东,对于药品、食物、香料以及焚香等物品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换句话说,滋补身体之物与怡养精神之物之间,魅惑情人之物与祭维神灵之物之间都没有明确的区别 。这主要折射出唐代(  )

A.对外贸易繁盛B.民众生活的丰富C.医药水平较高D.兼容并包的气度

4.

当前史学界一些学者反对宋代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的观点,认为宋元时人论 田制 ,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 并田制 ,不独宋代没有;另一种是指各种土地政策、法规,宋代也有。较早提到 不抑兼并 的宋人王年,只是说宋初而不是说整个宋朝都 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  )

A.宋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并不客观B.抑制兼并仍然是宋代政坛的主流思想C.史学争议往往导致无法获得历史真相D.史学争鸣有助于对历史真相的再认知

5.

如下图,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 ,约合2.3亿元成交;2010年11月11日,在伦敦Bainbridges33拍卖行,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最后以5.541亿元拍出,是当时全球最值钱的十大文物中价值最高的;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以2.8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香港瓷器拍卖史上的最贵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瓷器的经济、使用价值远大于文化价值B.粉彩瓷器开始于康熙,顶峰于乾隆时期C.艺术品的天价是人类创造力和审美的物化D.拍卖成交的天价瓷器均来自于官窑的精品

6.

有学者认为: 明制是 有卿而无公 ,明朝政府既是一个无头政府,又是个多头政府 。下列最能佐证此观点本质的是(  )

A.太监掌握政府的决定权B.巡抚变为省级行政长官C.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D.内阁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7.

魏源在《海国图志》写道: 二十七部西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予议之人亦由先公举,可不调周平? 。材料反映出魏源(  )

A.十分推崇美国的民主制度B.对政治制度层面有所思考C.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D.改变了器变道不变的文场

8.

下表是 一战 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目变化状况。

项目

战前

战后

棉纺厂

22

64

纱锭数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缧丝厂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

40多家

120多家

这一变化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出现民族工业 短暂春天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准备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D.使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9.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是近代中国社会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两对基本矛盾中派生出来的一对矛盾,是在反帝反封建要求下产生的。二者的并峙表现出不同一性中的同一性,其中 同一性 主要是指(  )

A.为沉沦中的中国寻求新出路B.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C.在社会变革方式上渐趋致不D.源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发展

10.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重要活动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2787

八七会议

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1217

瓦窑堡会议

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729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停止一切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

对以上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中共不断纠正党内的右倾和 倾错误B.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政策调整。
C.民族危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中共在民族危机关头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

11.

在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把所有制形式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实行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此举旨在(  )

A.把资本家改造成为劳动者B.以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将私营经济纳入计划体制D.为 一五 计划创造条件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汉晋时期常有 水旱为灾 郡国大旱煌 ,民多流亡,《三国志》记载 黄巾起,避难南方 遭天下乱,避难交州 。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使得中原士民不再视之为 暑湿 瘅热之地,气候环境的改善 ,也让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加之地多人少,因而比较容易获得土地。还应看到,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强力控制之地。一旦脱离控制,他们可能激发出惊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创造力,经历 八王之乱 后,水嘉元年(307年)又出现 水嘉南渡 永嘉南波 及其之后的移民运动,进一步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逐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

——摘编自王子今《铜驼象征征与汉晋南迁的移民运动》

材料二
至晚在18世纪后期,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已经通过海洋贸易确立联系,由中国海产消费市场驱动的捕捞海参、砍伐檀香木及猎取海豹皮等活动,在南太地区迅速蔓延,中国与南太地区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海上贸马这种相对间接的形式,也没有止步于沿海地区。突如其来的淘金热热瞬间改变了内陆的魅力。1852年,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出现了1500名华人矿工,随后部分有经验的华人矿工被带到新西兰。19世纪80年代后南太平洋各地淘金热因资源枯竭而偃旗息鼓。华人也凭资本而非劳动力开发内陆资源。1868年,广州人周详移民至新西兰,他利用当地原始森林里长的毛木耳,创立了新西兰木耳产业,然后用木耳产业的盈利投资建立黄油产业。1887年他开办了三家黄油厂和一家奶油厂,其中最大的一个仅建造和装备费就高达3700英镑。华人移民有力地推动联系。但华人在海外倍受排斥和歧视,在西方世界长期存在所谓的 黄祸论

——摘编自费晟、毕以迪《近代华人移民与南太平洋地区复合生态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晋南迁的原因及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与南太地区联系过程的特点。(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人两次南向移民给政府施政带来的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人数的变化 

年代

人数

年代

人数

192781

3

19459正规军

130

19339

33

19459民兵

220

193610

38

194912

530

19377

744

1952年初

627

——摘编自百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学知识,围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人数的变化 ,从任意两个时段,报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后, 百货不通,民生日蹙 ,沿海居民 连结为乱 ,入贡国家日渐减少,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1493),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私人海外贸易却逐渐发展起来,加上倭寇屡打不绝,明政府逐渐认识到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不久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建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史称 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后, 倭渐不为患 。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据估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贵重的硬木(红木)大致是隆庆年间大量进入中国的,硬木家具获得了收藏行业的高度追捧。东南沿海不少渔民和商人开始在东南亚一带定居。

——摘编自《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绝响隆庆开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隆庆开关 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 隆庆开关 的积极影响。(7分)

1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之洞(1837—1909),1889年12月任湖广总督,开启了十九年的督鄂经历。他在工业、交通、军事、教育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1890年,在湖北筹建汉阳铁厂、汉阳枪炮广(湖北兵工厂)等,创建两湖书院。 汉阳造 成为中国近代军工最有代表性的名词,军阀混战和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大量使用 汉阳造 。1891年,湖北织布厂、汉阳铁厂开工兴建,设方言商务学堂、湖北舆图总局。1893年,设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1895年,筹练自强军,扩充湖北枪炮厂,设武备学堂。1897年,卢汉(京汉)铁路借用比利时款项。1898年,创设汉口商务公所、制麻局,撰《劝学篇》,派学生游学日本。1899年,修武昌南北江堤,设农务局。1901年,设学务处综理湖北全省学堂事务。1902年,在武汉大修堤防,使武汉逐渐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筹设川汉铁路于武昌,使武汉成为九省通衢之城。1906年,开办湖北印刷局。张之洞成就了武汉,被后世称为 武汉城市之父

——摘编自《督鄂年谱》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督鄂期间的举措。(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之洞督鄂期间的举措。(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