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6.2020—2021学年度浙江省台州市五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406

一、单选题

1.

下面是中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图。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

A.地域聚集性B.区域发展平衡性C.多元一体性D.连续未有中断性

2.

很多史学家运用 地下之新材料 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与上述最符合的是(  )

A.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 宫殿 复原图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3.

《庄子·天道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

A.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4.

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④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5.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 楚河 汉界 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 楚汉之争 。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  )

A.秦末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B.刘邦反抗项羽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C.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D.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斗争

6.

“《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 。这里 汉赋的新风貌 是指(  )

A.铺陈排比,辞藻华丽B.语言通俗深刻C.现实感强D.形式朴实自然

7.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及错误的是(  )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B.改鲜卑姓为汉姓
C.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8.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

A.魏、蜀、吴B.蜀、吴、魏C.魏、吴、蜀D.吴、魏、蜀

9.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以下属于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是(  )
①设置都护府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进行反击战争   ④和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1.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选官制度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A.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C.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12.

穿越小说 穿越电视剧 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3.

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 令人振奋 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 双子星座 的典型诗文是(  )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14.

针对唐中后期宰相 事无不统 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
①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③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④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5.

据考证,杭州小笼包源自古代开封灌汤包,而西湖醋鱼与历史更悠久的开封糖醋鱼的做法几近相同。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可能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赤壁之战B.澶渊之盟C.宋夏和议D.靖康之变

16.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主要是(  )

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疆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开发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7.

下列城市中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 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的是(  )

A.北宋东京B.南宋临安C.元朝大都D.元朝杭州

18.

西方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某学说时认为: 它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 。该 学说 是指(  )

A.孔孟儒学B.黄老之学C.董仲舒的新儒学D.程朱理学

19.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微子受封何尊共和行政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颜筋柳骨

腹里八思巴字《授时历》《农书》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

明太祖说: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为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  )

A.重用侍从、秘书,分散相权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

21.

清初,政府颁布法令,严禁 商民船只私自下海 ,规定 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22.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思想界比较活跃。下列属于黄宗羲关于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是(  )

A.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B.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23.

近代中国有一本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 百科全书 ,编著者在书中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该书的是(  )

A.《资政新篇》B.《四洲志》C.《瀛寰志略》D.《海国图志》

24.

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

A.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B.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D.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25.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 集体亮相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C.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被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二、材料阅读

26.

(10分)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立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摘编自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 盛赞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 混合体 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 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意义。(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大唐六典》

材料二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

——《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

——《清史稿·食货志》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些赋税制度?并指出赋税制度出现的时间。(6分)
(2)归纳材料一中赋税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与该赋税相配套的土地制度。(5分)
(3)材料二反映的赋税制度有哪些进步性?历代赋税制度变化反映了怎样的趋势。(4分)

28.

(10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 的观念和 家国同构 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 家国同构 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 伦理信仰 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 理学思想体系 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中加强个人 道德伦理规范 的两种主要途径。(6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海之间 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 小变 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外国 狎处辇毂之下 的罪行(4分),并指出李鸿章认为 外国猖獗 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 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 。(4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 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主张的 全变 比洋务运动的 小变 有什么进步。(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