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
——摘编自彭大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简要回顾》
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
“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
”已经结束,
“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
”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
“市场协议
”,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
“常平仓
”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英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农业调整法>及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好转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