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4.2021届湖北省荆州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483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出现大小宗之争,曲沃小宗历经三代,历时六七十年,最终灭掉晋国嫡系大宗,并通过 尊王 争取到周僖王之册封,位列诸侯,史称 曲沃代晋 曲沃代晋 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关系遭到冲击B.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C.诸侯坐大蔑视天子威权D.尊王攘夷成为各国共识

2.

《史记》记载: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添加:十里)……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乘其阸(阻塞)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材料表明汉朝(  )

A.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C.着力强化中央集权D.郡界划分违背山川分界

3.

学者毛汉光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官员的出身背景资料,对统治阶层的社会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 寒素"类官员占所载官员比例在东晋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别为1%、3%和24%。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社会结构的变动B.科举取士的影响C.士族势力的衰落D.地主经济的发展

4.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工部奏准: 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赉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 这一规定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

A.全国班匠的劳役为匠银所代替B.明朝匠役制度开始衰落和瓦解C.加速了明朝白银货币化的进程D.为民营手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5.

清朝,东南亚大米大量进口到闽南等地。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福建地方政府为鼓励粮食进口,奏请朝廷批准,给予粮食进口商官衔激励, 凡内地商民,有自备资本领照赴暹罗等国运米回闽粜济,数在二千石以内者,循例由督抚分别奖励;如运米二千石以上者,按数分别生监、民人,奏请赏给顶戴 。这一决定(  )

A.冲击了传统的官商贸易制度B.反映了人口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C.推动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促进了与东南亚朝贡贸易的发展

6.

阅读《中国近代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表》。中国进口商品在1871—1893年的变化主要表明 (  )

时间

主要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

鸦片

棉布

棉纱

棉花

煤油

钢铁

机器工具

18711873

377

302

28

38

09

09

09

18811883

370

220

58

21

05

03

11

18911893

205

205

146

09

37

27

59

18

05

A.生产资料成为进口主要商品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小农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D.中国经济的殖民地形态加强

7.

20世纪初年,介绍美国独立史,还有法国革命史、意大利独立史、菲律宾独立史等 独立史鉴 亡国史鉴 为主题的历史著作成为当时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说明(  )

A.史学研究的旨趣和功能的转向B.知识群体民族忧患意识增强C.革命党人对西方政治制度推崇D.开眼看世界的思潮开始兴起

8.

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的选举(  )

A.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性质B.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新形势D.以地主阶级为专政的对象

9.

1954年7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对中国外交及有关工作提出了11条建议,其中包括争取与英、法改善关系、建立邦交;争取与美国政府改善某些关系;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包括政府在内)、孤立和分化美国等。毛泽东的讲话表明(  )

A.出席日内瓦会议促进中国外交政策调整B.中国外交适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C.中国外交开始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D.中国外交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10.

雅典城邦公共服务的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以捐助的形式来承担,这就是雅典的捐助制度。捐助项目主要有公共节日中戏剧演出及其合唱队的费用,以及维持雅典舰队的三层桨战舰之费用。捐助者为雅典少数的富有公民,其中包括绝大部分的政治领袖。雅典的捐助制度从本质上说明(  )

A.捐助制度刺激戏剧公演B.财产划分影响公民等级C.政治生活腐败现象突出D.政治权利与社会义务统一

11.

1879年,法国议会两院决定:将国家机关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决定7月14日为法国国庆节。这些决定的意义是(  )

A.巩固了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B.共和派与君主派达成妥协C.民众政治生活进入共和时代D.共和派取得议会绝对胜利

12.

阅读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比较表。与其他国家相比,促进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国家

时间

年均增长率

美国

18691899

55%

德国

18701913

44%

日本

1905/19091930/1934

69%

苏联

19281940

9%

A.苏联与资本主义展开和平竞争B.苏联实施工业主导发展战略C.资本积累和资源调配方式不同D.西方国家遭受经济危机打击

13.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里根政府为消除经济危机,其采取的措施有:紧缩货币,控制过旺需求;精简机构,节省行政开支;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国有企业重新私有化,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原由国家负担的福利事业推向社会、推向私人企业,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和对企业实行减税。这些措施(  )

A.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B.兼顾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C.是传统凯恩斯主义成功再现D.由鼓励投资转向鼓励消费

14.

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规定禁止将战略物资输入社会主义国家。1979年,美国对该法进行修订,规定将 高新技术及对该种技术转移有重大作用的物资 作为对外出口管制的特殊重点。这一变化表明(  )

A.国家竞争重心的转移B.美苏争霸的趋势缓和C.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D.冷战中存在经济合作

15.

有学者认为,在联合国大会中,以集团成员国在一项决议草案的表决中的多数意愿为基础,与之不同的投票类型被视为对集团的背离。下图是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大会投票中的背离率情况,据图可知 (  )

A.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群体出现了分化B.发展中国家在政治议题上更趋一致C.多极化趋势导致了背离率急剧波动D.发展需要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更团结

二、材料阅读

16.

图1、图2分别是我国唐代和宋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图1 
图2 
(1)分别提取图1、图2的经济信息,指出唐代和宋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展了对劳工问题的社会调查,下面材料是部分调查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新青年》第7卷第6期、第8卷第1期调查报告表(1920.5、1920.9) 

陈独秀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

《无锡各工厂

记者

《香港罢工纪略》

李幽影

《北京劳动状况》

莫如

《南京劳动状况》

李次山

《上海劳动状况》

无我

《唐山劳动状况

李少穆

《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

许元启

《唐山劳动状况

杨赓陶

《天津造币总厂底工人状况》

高君宇

《山西劳动状况》

马伯援

《湖北湖南间底风俗》

铁民

《江苏江都劳动调查表》

刘云生

《汉口苦力状况》

《长沙劳动状况》

文华大学学生

《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

高宇罕

《芜湖劳动状况》

材料二
《新青年》载上海纺织业细纱厂男工工作状况(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等,1920.5.1) 

事务

工数

工价

工作时间

事务

工数

工价

工作时间

工头

每月

22

收筒管

每工

3

12小时

加油

每工

37

12小时

秤车

每工

42

12小时

常日工

每工

37

12小时

童工头

每工

22

12小时

摇车头

每工

37

12小时

童工

每工

18

12小时

派粗纱

每工

32

12小时

打八带

每磅

4

12小时

拉纱

每工

3

12小时

皮棍司

每月

20

12小时

扫地

每工

3

12小时

小皮棍司

每工

22

12小时

——以上材料均摘自《近代史研究》(2020.4.第11—119页)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自拟一个话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

挂甲屯、黑山扈、马连洼、东村是北京郊区的四个村庄,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四个村庄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1981年,挂甲屯生产队共有143户,470人,其中劳动力302人,共有耕地584.2亩。在生产队劳动的人数有177人,大田劳动者占71.2%。在社队企业上班和外出就业者有125人,占全村劳动力的41.4%.全年农业收入占68.1%,养猪、队办企业和输出劳动力等副业收入占30.3%。
1985年挂甲屯村的行政机构更名为 挂甲屯居委会",其行政归属是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马连洼村是居委会与村委会并存,在城中村中普遍存在村委会与居委会两套管理体制并存的 一村两制 现象。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四个村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与海淀区科技园中心建设同步,马连洼、挂甲屯等村成为外来者的安身之所,中关村的上班族、北漂族、考研族成为这里的主要房客,房租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天的村民仍将 朝顶进香 作为重要的仪式活动。每年四月初一到十五期间,这一带的花会组织依然会如期进行,人们开着私家车一路敲锣打鼓赶赴妙峰山,春节期间各村的花会还有 踩街 等活动。

——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6.第38—45页)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具有的史料价值。(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843年,英国开始建设远距离通讯电缆,到1880年,英国海底电缆达到156105公里,控制了全世界海底电缆的2/3,连接着英国和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非洲。英国着力宣传格劳秀斯的 公海自由 理念,对各国主张的领海范围加以限制,坚持领海3海里这一原则。19世纪初起,英国开展扫荡海盗的行动,使猖獗的海盗行为很快减少,并在全球航运节点和军事要冲建立据点和要塞。英国还与法国、奥地利、俄国、普鲁士等七国签署《巴黎海战宣言》,阻止掠夺他国海上贸易财富的私掠船制度的发展。1860年,英法签署条约,双方承诺取消或大幅削减进口关税,亚非拉国家也在英国炮舰威胁下被迫开放市场。英国首先实行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国货币的基准和国际贸易的硬通货,以后各国纷纷转入金本位制。

——摘自《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1.第56—67页)

材料二
20世纪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20世纪初,英国拥有庞大的 日不落 帝国之称,一战前夕,大英帝国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帝国的人口达到4.25亿。一战结束后,英国作为战胜国又获得了大片委任统治地,帝国版图进一步扩展。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迅速走向崩溃,在大英帝国不断瓦解的过程中,英国极力把新生国家纳入英联邦,因此,绝大多数独立国家加入了英联邦,英帝国随之演变成英联邦。

——摘自齐世荣 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在19世纪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其历史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英帝国演变成英联邦的主要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