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代统治者奉行重农积谷的国策,粮食被视为“ 天下之大命
”的重要战略物资,采取了
“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
”的政策。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同时,汉朝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多次进行
“反田
”,限制土地兼并。
——摘编自张喆、戚亦农《试论汉代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至迟到十六世纪中期,玉米就已传入中国。玉米最初在山区栽种,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而且也向平原地区扩展了。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花生在湖田沙土普遍种植,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 ,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口。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并指出其粮食政策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