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1.2021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552

一、单选题

1.

康簋铭文上记载着 康拜稽首,休朕甸(宝)君公 ,相对应的则是称自己为 厥臣 ;铭文又称其兄为 ,相对应的则是称自己为 弟康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D.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2.

《太平广记》载: 邓玄入寺行香,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 对文中提及的灌溉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

A.出现在隋唐时期北方地区B.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一带C.巧妙地利用了水力为动力D.利于促进东汉前期的经济恢复

3.

先秦时期某思想流派提出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的主张。下列言论与该思想流派相对应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C.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4.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甲骨文、玉蚕、宗法制

铁业官营、司隶校尉、五经博士

稷下学宫、郡县制、商君书

奉常、灭学之祸、隶书

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5.

有学者在评价某书法作品说: 松雪此册,字形大小,无不峭拔,云唐人遗风,其源乃出山阴耳 。该作品是(  )

A.李斯《会稽刻石》B.王羲之《丧乱帖》C.柳公权《玄秘塔碑》D.赵孟頫《汉汲黯传》

6.

历史学家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对明代行政制度进行了评论: 尚书虽为政务之官,反不如代笔人之楼台近水,于是密勿献替,但为制度之虚名;秉笔票拟,反为握权衡之现实。 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中枢B.内阁制下君主专制的加强C.明朝政局日益动荡混乱D.内阁权臣擅政现象的普遍

7.

1844年,清政府代表耆英在致美国大使的照会中明确表示: 中国之待各国,不容有偏,偏则各国不服,是以新定英吉利贸易章程,凡一切有益远商之事,不俟各国请求,即通行一体照办,此即一无所偏之明证。 据此推断,材料中涉及到的特权是(  )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8.

1902年,蔡锷在《军国民教育篇》中用 欧风美雨之震荡 形容当时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当时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邹容《革命军》宣传反清革命   ③美国商品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城市中出现了殡仪馆与公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20世纪初,《青浦县乡土志》记载: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 下列对此分析准确的是(  )

A.崇洋媚外风气成为普遍现象B.政府急需加强公共管理引导C.西方文化对传统观念的冲击D.女子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10.

毛泽东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讲话的意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C.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鉴戒苏联经验D.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1.

下表所示为《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它反映了 (  ) 
1969—1978年已建交国家数 

年代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已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②中美关系的缓和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70年代的外交关系突破稳定了世界政治秩序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下列文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关于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②《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③《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④《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13.

有学者把1992年前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84年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从1984到1989年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从1989年到1991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纵观三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进程,探讨的关键性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包产到户是否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D.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

14.

以下关于大斗兽场建成之前的罗马法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法激发了共和国公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②罗马政府设置了外事裁判官,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
③西塞罗提出了 自然法 原则,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④万民法较好地理顺了罗马帝国内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其成立之初,性质为私人股份制银行,目的是为了给当时的英国王室提供贷款。英国王室需要贷款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克伦威尔挑起三次英荷战争,需要大量军费支出B.英国国王是光荣革命时议会请来的,王室没有经费预算
C.《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财税大权,王室无法随意征税D.英国为了赢得 七年战争 的胜利,需要大量贷款

16.

从《巴黎圣母院》到《人间喜剧》,欧洲文学出现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工业革命后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
C.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D.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自由解放

17.

改变19世纪艺术形式的一大因素是新技术和新材料。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例有建筑方面,钢筋混凝土创造出了比以前更高的建筑,1889年为举办巴黎世博会而建的埃菲尔铁塔高达300米,展现了钢材的惊人力量。音乐家用新乐器创造新曲新调,画家借助化学新发现之功调制新色调,还有一些画家应用光线和视觉科学理论,在画面上挥洒色彩斑斓的小点。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中 新技术和新材料 无关的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钢作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新材料风行全球B.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C.柴可夫斯基运用钢琴和小提琴等新流行乐器创作了大量协奏曲D.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18.

影响下列表格中经济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年份

1870

1880

1890

1900

1913

世界工业发展指数

20

27

41

59

100

世界贸易指数

24

36

48

66

100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B.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C.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D.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19.

罗斯福推行新政期间,通过了一个新法案,在野党共和党当时指责: 如果政府提出的法案得到通过,子女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将因征收工资税而心灰意懒,辞工不干,而且整个来说,采取这样的措施,将会失去生活情调。 该法案(  )

A.使银行和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B.对缓解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C.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D.有助于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

20.

下图是某国际组织创始成员国的分布示意图,该组织是 (  )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关贸总协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1.

1943年是二战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多起影响二战进程的大事件。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罗会议召开   ②库尔斯克战役爆发   ③盟军在西西里登陆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④②③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22.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西方文明史是一部兴起和衰落的国家之间的 霸权战争 史。相同因素助长不同文明中正在兴起和衰落的核心国家间冲突的程度,部分地取决于属于该文明的国家是以均势还是以搭车的办法来适应一个新的力量的兴起。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亨廷顿观点的是(  )

A.拿破仑时期法国崛起,英俄等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与之对抗B.20世纪初期德国崛起,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抗衡三国同盟
C.一战后美国崛起,英法日等大国合作抵制美国D.二战后苏联崛起,英国追随美国共同制约苏联

23.

经济发展的自相矛盾之处在于,经济价值观不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但决不可仅仅托付于经济价值观。 经济价值观不足以保证经济发展 体现得最为显著的是(  )

A.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重商主义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C.经济大危机时期的自由主义D.石油危机后的新自由主义

24.

二战后初期戈尔巴乔夫很快发现,仅在上层小修小补不能解决问题。为此,他先后在东欧和苏联国内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其激进程度超设想。改革最终导致了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加速发展战略 使苏联在与美国的经济竞争中被彻底拖垮
B.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难以奏效
C.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导致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
D.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思想代替 科学社会主义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5.

在关于印度的现代化问题上,英国人和印度人的解释完全不同。英国人认为是英国促使印度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印度人则认为恰恰是英国阻碍了印度的现代化进程。时至今日,英国和印度两国的国民依然各执己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了解双方的观点,以此培养观察历史和思考历史的方法B.应对双方的观点进行相对化的理解,即 主观内容的客观化
C.通过了解同一历史事件存在的不同看法和解释,努力走向深层次的 历史认识 D.从本质而言,对历史的看法是主观的,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便能够找到历史的真相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部分)

1911

10

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1

全国十几个省去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2

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1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攫取清政府大权,并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2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2

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

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

——摘编自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并概述辛亥革命局限性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重要转变,并简述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目的。(4分)

27.

(10分)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方面取
得持续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存价值观或自我表现价值观与民主之间的关联是相当强劲的。自我表现价值观(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宽忍,以及参与决策)是否能促进民主?抑或是民主体制引起这种价值观的出现?要判断这一因果关系总是不容易的。

——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材料二
在前英国(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形成了一种制度架构,它允许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是以个人关系为转移,这种复杂的交往是政治稳定所必需的,而且能抓住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古代希腊的史实论证自我表现价值观和民主体制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前英国殖民地 形成的 不以个人关系为转移的制度架构 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该地区 抓住现代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的主要表现。(5分)

28.

历史长河中的桥头堡,往往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桥头堡的解读,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有其多方面的内在依据。既表现为政治上明确归属、实现统一,军事上疆域稳定、边防巩固;也体现于民族关系上和平往来、融洽相处,经济上内地与边疆相需相靠、联为一体。而这一切必得在排除了游牧民族可以随时任意杀掠中原人民、践踏蹂躏先进封建文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长城防线都起着桥头堡的作用。

——整理自曹大为《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

材料二
日本对外扩张战略的发展过程表明:中国问题的解决是顺利实施南进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等国已被德国囊括西欧的侵略成功弄得手忙脚乱。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随着战争形势的进行,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1941年7月2日御前会议确定加紧进攻中国,作为南进战略桥头堡。

——根据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

材料三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浦东,作为带动长江流域整体经济起飞的桥头堡。这是个重大转变,把上海这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开放了。这意味着第一,开放战略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开放走向了经济繁荣地方的开放。第二,关于浦东开发,中央1990年宣布了10条优惠政策,主要提出了金融和商业等第三产业上的开放。这些行业过去一般不让外商涉足。

——整理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阅读材料一,有关长城的桥头堡作用,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北方的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间一道鲜明的壁垒。②长城的修筑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军加紧进攻中国,作为南进战略桥头堡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开发开放浦东作为桥头堡的内涵。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21世纪初中央采取的下一步开放战略。(5分)

29.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是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科学研究与理论著述极大推动着英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5分)
材料一
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这一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光荣革命 确立了 议会主权 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 光荣革命 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已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三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了 劳动价值论 ,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他认为只有在自由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迅速推动财富的积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牛顿发现的 宇宙定律 和物理学分析方法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他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人类社会 对欧洲人文主义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并简析其历史意义。(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运用这一思想发展经济的具体举措。(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