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5.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43 浏览数:337

一、单选题

1.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 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

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的石柱上。这部法典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哪个区域的古老文明 (  )

3.

下图展示的制度来自于 (  )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

4.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B.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5.

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把地中海变成它的 内湖 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6.

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7.

《查士丁尼法典》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  )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8.

古代日本 幕府 一词指将领的军帐。12世纪晚期,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 征夷大将军 称号,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此事件的影响是(  )

A.幕府统治开始B.武士集团形成C.封建时代来临D.天皇权力加强

9.

这个独特的民族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它传播某种数字并使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是 独特民族 是(  )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阿拉伯

10.

14世纪以来,欧洲发现了 的基础上又发现了 世界 ,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1.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

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C.强盗,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12.

下表为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黑种人口增加是因为 (  )

年份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00

160

270

4000

31400

A.三角贸易B.美国独立C.殖民争霸D.工业革命

13.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上述材料强调了拿破仑(  )

A.受到德国人民的欢迎B.对外战争的侵略性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D.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

14.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汽车B.电灯C.飞机D.蒸汽机车

15.

(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6.

历史学习中,需要对史实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结束B.拿破仑帝国灭亡——巴黎公社起义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苏联实施五年计划D.第一次工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

17.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19世纪40年代,德国在在思想上 拷问世界 是指(  )

A.推动文艺复兴B.诞生马克思主义C.开展启蒙运动D.建立第一国际

18.

如图是无产阶级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示意图,图中①应为 (  )

A.彼得一世改革B.光荣革命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19.

如图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成立的情景。它的成立标志着 (  )

A.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诞生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0.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 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21.

有人比喻英国 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这句话提示了(  )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22.

下列史实反映出 (  )
1883年 戴姆勒研制出第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
1892年 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
1893年 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
1908年 福特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汽车

A.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B.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C.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D.钢成为基本工业原料和汽车主要材料

23.

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 绞肉机 屠场 地狱 ,材料旨在强调(  )

A.战争的规模B.战争的过程C.战争的残酷D.战争的结果

24.

引起下表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顿) 

191481

1917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50

15

19

21

58

16

394

331

851

340

A.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B.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C.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同盟国集团D.德国元气大伤,无法维持生产

25.

1919年美国豪斯上校在日记中写道: 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被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这句话反映出(  )
①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优势地位
③摧毁了法西斯集团,人类迎来了和平与进步
④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迅速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7.

《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 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情况发生在(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订C.《凡尔赛条约》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8.

20世纪20年代,苏俄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工人罢工和士兵暴动也时有发生,他们表现出了对余粮征集制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情况,列宁决定实行(  )

A.废除农奴制法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9.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过程的实现是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主导的(  )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30.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31.

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 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 ,认为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的运动是(  )

A.马赫迪起义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华夫脱运动D.桑地诺抗美斗争

32.

狮子 狐狸 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 3R工程 (复兴、救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新政 大胆突破 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B.优先发展重工业C.转向社会主义D.国家干预经济

33.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人了困境……苏军不断前进,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这场战役(  )

A.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B.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C.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4.

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以下各项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
①南京大屠杀万人坑遗址   ②《凡尔赛条约》原件   ③《二战史》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35.

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6.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文中的 安全网 指的是(  )

A.社会扶贫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 D.计算机网络

37.

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38.

据相关文献显示,1977年完全受管制的产业创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7%,这一比例在1988年下降到6.6%,运输、电信、能源和金融等行业得以摆脱经济法规的制约得到迅速发展。这一变化说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  )

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B.对工业实行国有化C.加大社会福利开支D.重点发展信息产业

39.

古巴革命后,由于新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和企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转口贸易 码头 ,失去了进一步剥削和掠夺古巴的机会。这说明古巴革命(  )

A.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40.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对峙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关于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多极格局已然形成B.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C.一超多极格局形成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材料阅读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 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6分)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三、开放性试题

4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的部分重要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运动

哥伦布到达美洲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启蒙运动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独立宣言》发表

《人权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发表

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自定一个主题,运用恰当的时间尺度,对相关知识进行历史重构。(要求:时间尺度明确,观点鲜明,逻辑严密。)(10分)

四、材料阅读

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一战后重要历史人物档案 

人物1

人物2

3

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要求建立战后世纪秩序,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材料二
二战后的国际组织 
(1)仿照人物1,写出人物2或人物3的档案。(4分)
(2)材料二所示代表了哪两个国际组织?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