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3.2020—2021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8 浏览数:292

一、单选题

1.

至今,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其中位于北方辽河上游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  )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

2.

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是(  )

A.姜寨聚落遗址B.牛河梁遗址C.襄汾陶寺遗址D.二里头遗址

3.

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卜辞中有大量 受禾 求雨 有足雨 的内容。这反映当时(  )

A.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B.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决定作用

4.

史载: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皇室衰落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这反映了(  )
①诸侯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②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③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④秦国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5.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某诸侯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观察下图,指出此诸侯国是 (  )

A.①B.②C.③D.④

6.

知足常足、以柔克刚、莫走极端、适可而止、韬光养晦 这些主张,体现了(  )

A.老子思想B.韩非子思想C.墨子思想D.荀子思想

7.

《吕氏春秋》记载: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材料表达的思想(  )

A.是黎民百姓的政治呼声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C.为汉初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D.与孔子 的思想一致

8.

史书记载: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结合所学分析,汉初采取 与民休息 政策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②汉初经济之凋弊   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④ 汉承秦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有关三国历史家喻户晓,下列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曹丕称帝定都洛阳改国号魏B.孙权定都建业国号为吴C.司马昭发兵,西晋灭蜀D.刘备定都成都仍用汉的国号

10.

北魏孝文帝曾颁旨: 凡士民三十岁以下者均须屏绝北语,具从正音 。旨中的 正音 是指(  )

A.平城鲜卑语B.中原汉语C.洛阳鲜卑语D.北方胡语

11.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条运河到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下列关于它开凿的评价最为客观准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B.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C.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D.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速诗句中历史变化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3.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下列关于突厥史实解释错误的是(  )

A.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B.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C.唐太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D.8世纪中叶后在中国北方退出了历史舞台

14.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这体现了唐朝后期的政治局面是(  )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

15.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参知政事、转运司、《梦溪笔谈》

政事堂、两税法、殿试和武举

宣政院、《授时历》、杂剧

《神农本草经》、西域都护府、中朝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16.

宣政院、《授时历》、杂剧.同学们在复习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时,会通过连线、归纳等方式进行整理。下列项中连线错误的是(  )

A.东汉张仲景—— 医圣 B.东晋顾恺之—— 画圣 C.东晋王羲之—— 书圣 D.唐朝杜甫—— 诗圣

17.

下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  )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18.

宋代在知州以外,于诸府州设 通判某州军事 一官,知府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联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19.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要对 北宋与辽议和 北宋与西夏议和 进行比较,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北宋送给对方钱物   ②都是北宋向对方称臣   ③都有利于边境的贸易与开发   ④双方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理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这反映了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  )

A.因俗而治B.与时俱进C.墨守成规D.模棱两可

21.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 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22.

城市兴盛引人注目,它曾在元朝时期被外国旅行家称为 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是(  )

A.大都B.杭州C.扬州D.长安

23.

史学家曾对某一农学著作作出高度评价,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此处 指的是 (  )

A.《四民月令》B.《农书》C.《氾胜之书》D.《齐民要术》

24.

宋代蔡襄说;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司马光则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 这反映了宋代(  )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25.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下列项中对我国古代有关科举方面表述不妥的是(  )

A.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B.北宋时,科举考试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
C.金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D.唐太宗时,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26.

清朝时期形成的某种制度,它联系方式迅速、机密,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这一制度是(  )

A.内阁制度B.奏折制度C.军机处D.金瓶挚签制度

27.

《明夷待访录·原君》记载: 为君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此材料反映了黄宗羲(  )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C.提倡 工商皆本 D.提倡个性自由

28.

明朝后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一现象有学者称之为 餐桌革命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中国人口的膨胀

29.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四大名著中以贵族家庭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是(  )

A.《水浒传》B.《三国志通俗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

30.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下列项中有关西域历史表述正确的有(  )
①汉武帝时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唐朝在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等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④乾隆年间在西域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

它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此处 指的是(  )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华事夷言》D.《瀛寰志略》

32.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写道: 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五土,不见黄龙上大旗 诗中描述的情形,主要是源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

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

33.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彻底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C.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D.推行 自强 求富 的新政

34.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 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35.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项中国家主权的不断沦丧(  )
①被迫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
②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③获取了开放通商口岸及内河航行权
④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二、材料阅读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摘编自《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两税法实施的背景。(4分)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民为侨民,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 良畴美柘,畦吠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摘编自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徐光启文集》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于慎行《谷山笔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 田美土肥之象 出现的主要原因。概括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6分)
(2)明代江南地区的 士大夫 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优势,获取功名,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等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等

——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归纳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