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章曰: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西汉建立后,
“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拾取)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当孝惠、吕后时,
“萧、曹为相,镇以无为,刑罚以稀
”。汉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廷尉,疑案由民众议决;汉景帝怜悯受笞刑者非死即残,诏令减轻笞刑。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酷吏,连造新法,规定:司法官员如果犯下执法苛刻的罪责,则从宽处置;司法官员如果对罪犯开释不疑,则视为故纵而诛之。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摘编自东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三,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四十八
材料二
1649年1月,英国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审判即将举行。克伦威尔等下议院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法律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初级律师约翰·库克被任命为副总检察长,肩负起主导起诉的重任。在标题为
“关于严重叛国罪及其他严重罪行的公诉词
”的公诉书中,库克开门见山地宣告查理·斯图亚特
“受托行使的有限统治权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此外并无其他来源。从他接受托付时起,他就应实践为人民谋利益的誓言、履行维护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职责
”。随后,控诉书列举了国王的暴政,指出被告
“是导致这个国家的无数自由人民被杀的罪魁祸首
”。在公诉词的最后一段,检察官宣告:
“本人约翰·库克代表英国人民控告查理·斯图亚特的叛国阴谋和其他罪行构成暴君、叛国贼、杀人犯和英国人民公敌,并且请求法庭责令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对上述各点一一进行回答。由此所引发的一切程序、检验、审讯、刑罚以及判决都应当是符合正义的。
”1月27日,特别法庭做出判决:本法庭宣判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国者、杀人犯和本国善良人民之公敌,应被处于身首异处的死刑。
——摘编自【英】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前期法制思想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审判查理一世的背景,指出该公诉书在思想史和法制史上的重大价值。(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中国和近代英国司法实践的影响有何不同。(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