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2014届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6 浏览数:134

一、单选题

1.

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 这说明 宗法 强调的是(  )

A.政治隶属B.血缘等级C.尊奉服从D.分配继承

2.

中国本身还具有任何一个……帝国都无法与它相比的一种内聚性。……这种内聚性,……从数千年前中国文明的早期阶段就有了 。导致这种 内聚性 形成的因素是(  )
①小农经济  ②商品经济  ③中央集权  ④儒家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

北宋时, 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材料主要说明(  )

A.政府重文轻武B.社会重视教育C.科举制度完善D.民众负担沉重

4.

江南役重甲天下,(徐光启)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材料反映出(  )
①赋役沉重  ②抑商政策削弱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科举免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制国家中一种 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 。对 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 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直接民主的运行机制B.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C.城邦贵族的集体管理D.成年男性公民集体民主管理

6.

下图是1857年至1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B.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直接原因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

7.

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材料主张(  )

A.兴办洋务B.实业救国C.实行 商战 D.学习西方

8.

罗斯福提出公民应该享有 免于匮乏的自由 ,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为实现上述主张,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②推行以工代赈
③发放紧急救济资金 ④整顿财政金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1944年7月《新华日报》社论: 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 据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要仿行美国政治模式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C.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革命的根本目标一致D.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仍是实现独立与民主

10.

苏联人萨哈罗夫1970年 呼吁 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除去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注定无效的 。材料中的 障碍物 主要是指(  )

A.斯大林体制B.农业集体化C.单一公有制D.指令性计划

11.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 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 柳传志感受到的 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二、材料阅读

12.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孔子曰: 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世间名士,但务宽仁。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宗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备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

——《梁启超家书—1912年12月致思顺书》

(1)据材料一,概括颜氏家训的基本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家训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6分)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到了战国,士虽然仍有等级的含意,但逐渐转变为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成为上(统治者、官吏和剥削者)与下(被统治者、民、被剥削者)交流、转换的中间地带。

——《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材料二 古希腊社会商业化导致了商业中产阶级的迅速发展,从而改变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力量结构,这导致了古希腊社会政治结构的迅速变化。

——毛寿龙《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材料三 在清朝的最后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加剧变化。……产生了新知识分子、从旧绅士阶层分化出来的新绅士。……每一个阶层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要求。新绅士希望参与政权;商人阶层在政治上紧随新绅士,对清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新知识分子公开反满;而下属民众则反对新政进而反对清政府。清政府无力驾驭这一变化了的社会,只好退出历史舞台。

——《清末社会的裂变与各阶层分析》

材料四 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此外, 经理革命 的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渗透等等,各种因素促使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他们对于西方社会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不满……。政府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长远目的,被迫通过立法推行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资本家与其他高收入者相当一部分收入被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吴浩《新中产阶级的崛起与当代西方社会的变迁》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古希腊社会结构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6分)
(2)概括并说明材料三中关于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的观点。(10分)
(3)据材料四,指出 新中产阶级迅速壮大 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14.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决定了改革的历程必定是曲折艰难,充满斗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 人民 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 减负令 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 人民 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 唯财是举 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 人民 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

——苏辙《栾城三集》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梭伦上述改革措施的认识。(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专以此为事 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6分)

15.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已故领袖孙中山先生看清楚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帝国主义,于是定下了革命的民族主义。又看清楚帝国主义借以剥削中国人民的重要工具,是军阀、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又定下了革命的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

——毛泽东《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胡锦涛主席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先生创立三民主义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 政治革命 的推动作用。(6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

1914 9 15

1917

生铁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16

25

50

15

16

25

58

16

346

355

851

340

材料二 一战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到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交战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关键因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