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4.2021届浙江省五湖联盟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374

一、单选题

1.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

西周

制度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官僚政治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  )

A.①分封制②中央节制地方B.①宗法制②中央节制地方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

《商君书》中提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王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下列观点与其相似的是(  )

A.克己复礼 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
①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②郑国主持郑国渠工程   ③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④关中农民创造 井渠 法灌溉农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上,记载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从中可以获取的制度信息(  )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5.

唐代瓷器在隋代青瓷、白瓷成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 南青北白 的局面。下列瓷窑中所产白瓷名列前茅的是(  )
①河北邢窑   ②四川大邑   ③江西景德镇窑   ④浙江越窑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6.

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 怪物 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 妖术 。此 妖术 (  )
①在唐末宋初的中国已有应用   ②最早记载于《抱朴子.仙药》   ③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与传播   ④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7.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是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名言,下列言论也是出自于他的是(  )

A.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D.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现;若无私,则无心矣

8.

安徽西递、宏村的古村落,吸引了无数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民居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B.宏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村落基本面貌,被誉为 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C.西递承志堂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官图》是徽派木雕艺术的精品D.宏村科学完整人工水系工程,被誉为 中华一绝

9.

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创办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是(  )
①张謇南通大生纱厂   ②周廷弼苏经缫丝厂   ③荣宗敬荣德生无锡保兴面粉厂   ④陈启源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③

10.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下列口号或学习内容按阶段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伸民权 设议院 ②师夷长技 ③文学革命 ④创立民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11.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解读正确的是 (  ) 

时间

事件

1872

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1873

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77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882

电话传入中国

1906

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1906

无线电报创设

1924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

1932

国际无线电报开设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时其部分轮船已装上内燃机
②《昭文新报》创办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③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④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演进
⑤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在某一著作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这一根本思想原则,该著作是(  )

A.《井冈山的斗争》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3.

下图是1949年反映一届政协的漫画《步步高升》。寓意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下列内容不属于此次 人民政协 会议的是 (  )

A.确立首都、国旗、国徽、国歌B.成立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决定国名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D.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14.

20世纪70年代,某一文件中显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件是(  )

A.《中美联合公报》B.联合国第2785号决议C.《中日联合声明》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5.

下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对其变化有影响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6.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佛罗伦萨和罗马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源地和中心。下列错误的是(  )

A.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表现了画家的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人文主义思想B.薄伽丘的《十日谈》讴歌了人性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圣彼得大教堂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D.乌菲齐博物馆收藏了1700幅绘画如达.芬奇的《天使》等

17.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 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掀起了一场 商业革命 。下列属于欧洲市场上出现的新商品有(  )
①美洲玉米   ②中国茶叶   ③印度香料   ④非洲象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启蒙运动是对专制社会的猛烈批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位思想家认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在政府与人民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该思想家(  )

A.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B.成为18世纪启蒙运动领袖C.其主张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思想准备D.其主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1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通过表明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该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是(  )

A.帝国实行联邦制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B.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C.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D.联邦议会的主席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担任

20.

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科学伟人,2021年是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周年。其获奖是因为(  )

A.提出了狭义相对论B.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C.提出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D.反对使用核武器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1.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  )

A.维护和平 大国一致 B.集体安全 委任统治 C.集体安全 大国一致 D.维护和平 集体安全

22.

罗斯福政府颁布的下列法案中,均涉及到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规定是(  )
①《全国工业复兴法》  ②《联邦紧急救济法》   ③《公平劳动标准法》   ④《全国劳工关系法》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23.

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方案和军事行动匹配错误的是(  )

A.白色方案——德国进攻波兰B.黄色方案——德军突破阿登山区C.巴巴罗萨计划——德国进攻苏联D.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

24.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A.欧洲煤钢共同体在①国签约成立B.②国原是北约组织成员国C.《阿拉木图宣言》在③国签署D.④国1986年加入了欧共体

25.

【加试题】关于秦筑长城,历来 誉之者以为立万古夷夏之防,毁之者以为不足御侵略 。其实,秦以前的长城,都是防小部落的寇钞(劫掠),此时筑长城,确有 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 之功效。至汉以后,匈奴、鲜卑等都是 控弦数十万,入塞者轲千万骑。 此时仍依仗于长城御敌,自然是不足用了。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

A.历史解释一定要以历史理解为基础B.历史评价要尽量避免时空上的错位C.历史研究容易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D.史实碎片化导致无法认识历史真相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时间是相当的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的奋斗目标。结合所学,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何解决?(6分)
(2)根据材料二,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实践结果。(4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其中没有一个流派的道义比斯多亚学派的道义更有益于人类,更适宜于培养善人了。只有这个学派懂得如何培养公民,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人物,只有它培养了伟大的帝王。他们相信有一种精神居住在他们心中。他们似乎把这种精神看做一个仁慈的神明,看护着人类。他们为社会而生;他们全都相信,他们命里注定要为社会劳动,他们的报酬就在他们心里,所以更不致感到这种劳动是一种负担。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不同于尘世的法律,自然法是最高的法律,是尘世一切法律的基础,是宇宙理性之所在,而法律来源于自然,是参照自然法制定的,符合自然法的法律才是善的法律。……因为自然法赋予所有的人理性,因此也便赋予所有的人法。……公民个人应该享有同其他公民公平、同等的权利生活。

——根据西塞罗《论共和国》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斯多亚学派创始人和该学派观点,并指出该学派历史地位。(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塞罗的观点。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被认为是古希腊文明向古罗马文明递嬗的重要一环,请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5分)

28.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发展以至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

——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材料二
经过康煕、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另一方面,无论是沙俄,还是西欧列强,皆是清朝以前中国历代王朝从未经历过的强劲敌手,在此情况下,外来的欧洲式的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概念,即作为各国相互关系准则的对于领土、主权与国际法的界定,帮助清朝确立了中国领土管辖范围的明确界限,而清朝以前的中国传统王朝对于那些鞭长莫及的疆土,一直满足于模糊不清的分界线,始终处于想象之中。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材料三
康熙朝以来,华夷之限的界限逐渐模糊,真正意义的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替代。对此,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而汉民族则最终接受了明清鼎革的现实,将康熙视为了真命天子。②与西方政治势力和文化接触后,刺激了清王朝的边界概念的形成。(清帝国)开始加强了自我认同的意识,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逐渐产生。

——据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邹逸麟《论清一代关于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立国后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民族政策和起到的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措施使 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 ?有何意义?(4)
(3)阅读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阐述 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 的举措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侧重分析②,请以康熙帝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予以阐释说明。(6 分)

29.

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世界格局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交通革新是开启与构建近代交往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交往先导的交通,它运载的、交流的不仅只是货物、人口,还有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不同地区之间往来交往的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落后的地区也接触到了先进的文明,面对先进文明,隔绝的地区无法再使自己孤立起来……这就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扩展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历史格局的演进。

——摘编自【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革命的表现,试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世界一体化形成的原因。(5分)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物理、化学、艺术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光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当中……根据 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 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进行着艺术实践、实践发现,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呈现,他们便依据不同的光线变化忠实地在画布上创造出符合物体真实的色彩变化。

——据李建群,邵亦杨《外国美术史》整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对 光与色 的对比观察中,不同流派的艺术家创作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试从绘画风格演变的角度,指出19世纪的这两大流派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②对光的认识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试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为例,简述其有关光学的科学成就。(6分)
材料三 不能说天下大势不存在,或者不可预测。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但是对军事计划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使欧洲陷入大战的,是当时的国际形势。随着全球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益尖锐的竞争加强,这种国际游戏所下的赌注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大战导致 交战国社会革命 的具体表现,概括大战呈现 长久冲突 的主要特征。(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