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5. 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普通高中第二次调研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8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 立子立嫡 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  )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D.作者认为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 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格局

2.

宋仁宗曾说: 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 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

A.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B.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C.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3.

以下为中国古代社会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②人口增长缓慢、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税额徘徊
③商品经济活跃
④该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4.

民国某年12月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 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 宣言中声讨的是(  )

A.西安事变B.伪满洲国的成立C.皖南事变D.福建事变

5.

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 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 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场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6.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发行的 觉悟票 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7.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17—18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 重商主义 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 重农抑商 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8.

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决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 该材料反映(  )

A.《权利法案》确立了现代社会的自由原则B.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现代法治原则C.英国式的民主自由在空间上的延伸D.英国的宪政走在时代的前列

9.

法国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方式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原因是多方面的,托克维尔认为, 巴黎从外部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成为工厂和制造业城市,……这同样令人生畏。巴黎的特殊地位是40年来在我们眼前不断更迭的所有政府跨台的重要原因,……旧君主制突然之间猛然崩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此 恰如人的脑袋过大,一旦中风,整个躯体便将瘫痪。 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源于(  )

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长久积累的结果B.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C.贵族的特权造成社会不平等D.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

10.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说: 试想,(教皇)保罗二世今天宣布上帝不存在,明天的基督教世界将是什么模样? 他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宣告苏联解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信仰可以不同,但绝对不能怀疑
C.必须坚持西方基督文明才能拯救这个世界D.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才导致解体

11.

下表反映了美国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的生产情况,分析该表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  )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成本

苹果Apple(

设计

——

东芝ToshibA(

闪存、触摸屏

$4000

三星SAmsung(

应用处理器

$1446

英飞凌Infineon(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1180

富士康FoxConn(中国台湾

组装

$650

①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②生产资本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跨国公司的追求方向
③利润因技术层次的不同而存在明显落差
④国际分工不平衡,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谈到: 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据此,历史研究应该重视(  )

A.语言研究B.边缘学科C.社会应用D.扩充知识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 显要的地位 。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 占着毛坑不拉屎的 的自私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材料二 1912年冬,哈尼斯曾坦率地告诉德国驻伦敦大使李奇诺斯基:英国必须竭力维持大陆两个集团的均势,决不能听任法国被搞垮;因此这种爆发时,英国一定会站在法俄一边。威廉二世也是心里有数的,他曾说: 当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进行最后斗争时,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将站在斯拉夫人和高卢人一边。

——赵辉杰《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 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不过是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围绕是欧美人还是亚洲自己人对亚洲管理权的争夺,币中国人却阻止了日本人的 大东亚新秩序 计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前英德两国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怎样认识。 (1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材料三的观念。(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延顿认为:在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由于社会逐渐开放,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迁,社会动员扩大,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随着改革的进行日愈膨胀,而国家制度和整合机制的变革却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被调动起来的欲望和诉求,因而民众中产生了一种相对挫折感,并引发弥散性的不满情绪,导致社会失序。对此,加强中央权威的力量也就成为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该观念成为新权威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释】新权威主义是指主张改革之初就遇到种种问题在旧体制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秩序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有近(现)代化导向的权威政治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并引导近(现)代化进程。作为学说,新权威主义被用以描述或解释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国家的政治发展现象,而作为政治实践,新权威主义则是介于传统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体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新权威主义 的相关观念。(要求:对该观念赞成、反对或另有观念均可,要求观念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有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 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 。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 巴士底狱 。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二 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如何认识。(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的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7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二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9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为什么有人认为有 两个卢梭 ?并分析 邪门 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 中国牌 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冷战时期尼克松政府做出哪些具体政策调整。(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中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7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还提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 博学鸿儒科 ,以延揽人才。叶方蔼(顺治十六年探花,时任掌院学士和礼部侍郎)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暇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暇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 待诏金马 ,无异于 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 以礼敦请 ,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8分)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分析评价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