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9.2020—2021学年度湖南省郴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223

一、单选题

1.

据《衡湘稽古》记载: 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 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2.

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与秦朝大一统国家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世袭王朝、推行郡县制B.后者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C.前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后者亡于内部矛盾尖锐化

3.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言论,可能出自荀子的是(  )

A.克己复礼 B.隆礼重法 C.法道自然 D.相生相胜

4.

汉初, 汉承秦制 ,又 惩亡秦孤立之败 ,在地方上采取的行政制度(  )

A.削弱诸侯王势力B.在全国分设13个刺史C.严厉打击豪强势力D.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5.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西域都护府D.澎湖巡检司

6.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史实是(  ) 

A.西晋统一B.蜀国灭亡C.东晋建立D.北朝开始

7.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执行体系日臻完备。其执行体系包括(  )

A.尚书省六部B.中书门下省C.尚书门下省D.中书尚书省

8.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艺成就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 画圣 B.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C.斐秀绘制的《洛神赋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方法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9.

《宋史》曰: 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 。由此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强化君主专制B.抬高士人地位C.实现崇武抑文D.助长政治革新

10.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与女真同源B.西夏的制度基本模仿南宋C.金世宗在位时金朝进入鼎盛时期D.1271年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11.

明朝中枢政治制度出现了显著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宰相制B.出现宦官专权C.设立内阁制D.实行三司分权

12.

从秦末陈胜、吴广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起义后都出现了一个相似现象:新建王朝总体上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生产力有所提高。由此得出农民起义(  )

A.推动了新王朝政策的调整B.造成了王朝的姓氏更替C.建立了先进阶级领导的政权D.促进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13.

请对下列四则材料进行归纳,确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是(  )
①新品种: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②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   ③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④自然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A.政治的重构与统一B.制度的创新与保守C.文化的变革与危机D.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4.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它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

15.

18世纪末,铜钱(文)与银子(两)兑换比例为800:1。到了19世纪30年代,兑换比例为1700:1。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B.鸦片泛滥危害社会经济C.清朝政府财政收入增加D.鸦片贸易由转向合法化

16.

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古代科技总结

《天工开物》刊版

B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新社会经济政策出现

D

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设省

西北边疆渡过危机

17.

八国联军侵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 东南互保 协议。这一现象表明(  )

A.北洋军阀割局面初步形成B.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18.

下表是1912—1928年清华学生赴美留学所学专业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 

年份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1912

2

6

2

0

1915

5

12

0

3

1924

7

21

2

2

1928

8

10

2

2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指引B.近代中国教育兴起的必然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D.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

19.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国民革命的旗帜分别是(  )

A.国民党 一大 、新三民主义B.中共 三大 、新三民主义C.中共 一大 、旧三民主义D.北伐战争、青天白日旗

20.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 召开,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

A.提出了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1.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这匹野牛就非死不可。 其意在强调(  )

A.争取到全国人民对党的支持B.回击国内 必亡论 速胜论 C.传播了中共坚决抗战的理念D.国共合作基础上全民族抗战

22.

下列关于二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其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B.中国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23.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 八字 方针的落实B.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的总结C.全国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D.双百 方针的提出及贯彻

24.

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为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为5.86%。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D.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

2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有了大幅度发展,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变法运动逐渐成为战国的一股潮流。

——摘编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5(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材料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派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舰(坚)炮利,他们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当《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 自救 ,但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5(上)>》 
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战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列强侵略加深,国内怎么应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李东朗《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全民族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一部反对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强民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革命斗争史。

——引自秦洁《革命文化: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变局 指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进行的努力。(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总结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并加以说明。(6分)

28.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摘自《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定所列条文的出处。(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体现的主要民主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