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2.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枣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321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从春秋末年起,连同整个战国时代 农业生产有着飞跃的发展 生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高产农作物品种被引进和推广C.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D.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

2.

汉顺帝时期,左雄提议儒生出身的孝廉需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而后才能量才录用。这些建议提出之后遭到不少大臣的极力反对,但由于顺帝的支持得到了充分落实。这一措施的推行利于(  )

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打破士族的特权垄断C.提高官员才学修养D.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

3.

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 计口授田 ;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北魏豪强地主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B.发展农耕经济是北魏长期国策C.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4.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 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 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 。乡人之间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对该时期乡约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B.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C.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5.

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D.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

6.

晚清中国工业企业的资本大体由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借贷资本三部分组成。甲午战争之前,资本构成比例大致为国家资本占43.44%,借贷资本占11 38%,买办和官僚资本占18 34%,商人资本占26 84%。这反映出晚清工业(  )

A.成为中国经济支柱B.资本主义已渗透到农业经济C.资本构成渐趋合理D.政府是早期工业化主导力量

7.

1927年11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2月,井冈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均为工农革命军掌握,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这些革命斗争(  )

A.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B.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 围剿 C.建立了与国民政府全面对峙的政权D.探索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

8.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其中一条规定重要职位的 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 。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

A.剥夺了共产党参政议政的权力B.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C.有利于政府选拔人才参与政治D.加强了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

9.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宣读了美国主导起草的《十六国宣言》,认为 由本会议进一步考虑与研究朝鲜问题是不能产生有用的结果的 。对此,周恩来坦诚建议与会所有国家应共同协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  )

A.积极促成朝鲜停战局面的形成B.大力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C.成功挫败美国反华遏华的图谋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0.

在古代雅典,政府官员上任前,必须接受资格审查。一般官员由民众法庭审查,执政官除由法庭审查外,还要接受议事会的审查。官员任职期满,由公民大会进行政绩审查,发现有危害国家、受贿和其他违法行为者,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  )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B.公民对公职人员有严格监督权C.民众法庭与公民大会相互制约D.雅典城邦的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11.

1533年,英国议会颁布 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 ,强调: 英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国王来统治,他拥有相应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王产。 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从法律上肯定英王在英王国领土范围内享有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些法案的颁布(  )

A.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传播B.推动了新基督教会创立C.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12.

下表是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此表可以用来说明英国 (  )

年份

1841

1861

1871

1901

农业

223%

188%

153%

90%

工业

485%

557%

546%

641%

其他

292%

255%

301%

269%

A.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城市化B.工业化程度遥遥领先他国C.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D.第三产业发展超过工农业

13.

1883年,俾斯麦提出的疾病保险法案在议会获得高票通过。这部法案规定,疾病保险的对象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工人生病时的医疗和药品都免费。俾斯麦此举意在(  )

A.缓和社会矛盾B.提升工人地位C.完善社会保障D.美化政府形象

14.

国有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还大规模地经营电力,致力于降低电价,打破私营电业垄断,1939年田纳西电力公司控告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私营公司无权抱怨政府的竞争。这一事例可以佐证当时美国(  )

A.防止企业盲目竞争引发的生产过剩B.通过国家干预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C.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试图缓和劳资矛盾以提高工人地位

15.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导致多达6000万人陷入赤贫,某国际组织承诺在15个月内提供1600亿美元赠款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D.世界银行

二、材料阅读

16.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洛阳出土的隋唐时期含嘉仓的铭砖

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又立牌如其铭。

——《唐六典》

材料二
《贞观政要》有言 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全唐文》载: 如时当大稔,事至伤农,则优与价钱,广其籴数;谷若稍贵,籴亦便停。所余少多,与年上下,准平谷价,恒使得中。 《唐律疏议》规定: 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州、县以长官为首,监、署等亦准此。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一,据此能够确认的史实有哪些?并说明这两则史料的史料价值。(6分)
(2)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举措,据此可得到哪些启示?(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张之洞作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时间

张之洞的主要活动

18841885

任两广总督。力主抗法,张之洞奏请调前任广西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援桂,击败法军。

1889

调湖广总督。建立湖北铁路局、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开办大冶铁矿、内河船运和电讯事业,力促兴筑芦汉、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又编练新军。

1890

创办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用新式大型机械设备的钢铁煤联合企业。

1900

提出了对内主利,对外主和的主张,镇压了两湖人民的反帝斗争,会同沿江各省奏请力剿邪匪,严禁暴军,安慰使馆,致电各国道歉。

1904

清政府颁布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卵学制》。

1905

与其他官员联名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清政府颁布诏书,废除科举制。

——摘编自谢放《张之洞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张之洞的主要活动中任选一个,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这一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张之洞活动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全面)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194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这些团体取代了过去地主士绅的地位,团结领导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在陕甘宁边区, 党经过政权、军队及各种民众团体的联带作用,与边区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劳动大众密切联系起来 ,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

——摘编自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社会治理的特点。(6分)
材料二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应规定为实行共产党员占三万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就是 三三制 政权制度。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编自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三制政做出合理解释。(8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 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一个解说提纲。(先明确提纲主题,主题要围绕世界近代的重大事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