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9.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256

一、单选题

1.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部分文献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载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高度发达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

3.

北宋时期铜钱铸行量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神宗熙宁末至元丰初年(1077年前后),铜钱岁铸行量达到了600万贯。铜钱之外,铁钱也在很大区域内流通。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宋代(  )

A.国家货币体系混乱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通货膨胀问题严重D.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4.

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 工商食官 盐铁专营 漕运制度 景德镇官窑 江宁织造 等。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B.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C.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D.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

5.

唐初,由三省执掌国家政务,三省分别负责起草、审议、执行政令。之后,中书和门下两省合署办公。宋朝时期,门下和尚书两省实际上逐渐被废止。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政治体制受到现实需要的制约B.君主专制呈现明显弱化趋势C.唐宋时期的中央集权大大削弱D.行政效率提高相权得到加强

6.

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 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 ,对他们携带货物, 皆倍偿其价 。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这些做法(  )

A.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B.受当时统治思想影响C.确保了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D.意在宣扬明朝的国威

7.

下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生丝出口量的统计表。这一现象的客观进步作用是(  )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

8010

13220

1851

9919

23040

A.中国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B.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经济的附庸C.中国农副产品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D.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得到了扭转

8.

图2是1949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 独立自主 一词的使用频率,其变化呈现“V字形 。这说明我国 (  )
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 独立自主 的使用频率 
图2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成为中国外交的主流C.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姿态D.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降到冰点

9.

(2021·安徽 皖南八校 高三第二次联考·31)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可以推知,新时期的中国 (  )

A.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加大B.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C.市场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D.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10.

下表是1601~1780年西欧金银出口量统计表,该表表明 (  )
(单位:吨) 

时间

到波罗的海的海岸

到地中海岸

从荷兰到亚洲

从英国到亚洲

合计

16011650

2475

2500

425

250

5650

16511700

2800

2500

775

1050

7125

17011750

2800

2500

2200

2450

9950

17511780

1980

1500

1445

1450

6375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C.亚洲占据主导地位D.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

11.

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大雾导致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影响B.西方社会精神危机C.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D.汽车尾气的污染

12.

下面是一幅T-0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该地图(  )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13.

《拿破仑法典》从基本原则到法律术语都继承了罗马法。1900年德国民法典也以古罗马的《法学汇编》为蓝本。马克思曾指出: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据此可知(  )

A.罗马法过于偏重私法的内容B.近代欧洲各国的立法具有统一性C.近代欧洲法律体系过于保守D.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基础

14.

家庭功能是家庭多方面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它总是与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工业革命后逐步呈现出日趋明显弱化的家庭功能是(  )

A.经济功能B.生育功能C.情感功能D.休息功能

15.

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美国、乙是苏联、丙是中国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C.甲是苏联、乙是中国、丙是美国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二、材料阅读

16.

有学者认为,就政策或制度而言,隋唐是一个二分的时代,隋朝和唐朝前期是一个继承与整合的时代,唐朝中后期是一个损益与创新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阶段

政策或制度

说明

隋朝和唐朝前期继承与整合

地方行政:层级变化与官员任命

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有效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法律制度:以礼为本,礼法并用的《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集中唐以前法律大成的法典,也是以后各朝代制定和解释法典的蓝本。

唐朝中后期损益与创新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的损益

唐中宗以后,三省机构仍然存在,但是严格意义上的三省制名存实亡,原中央行政机构职权逐渐破坏,从职能中心逐渐演变为事务中心

地方行政:重归三级与藩镇割据

唐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安史之乱之后,册封节度使,藩镇形成。

为说明上述观点,该学者搜集了上表中的部分材料,请任选两项历史史实补充完整表中信息。(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外来作物的引进在我国现有的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国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部分原产于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们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早期传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鲜有粮食作物。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计有玉米、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辣椒、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这些引进作物,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花生、烟草等商品性生产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成了农民谋生致富的一种重要手段。陆地棉传入后市场需求旺盛,不久便成了我国棉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对中国近代轻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请你对外来农作物在中国古代的传播进行阐释。(14分)

18.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这场(雅典)大瘟疫造成雅典近1/4人口死亡,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一大批官员都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使得城邦的公共管理出现巨大问题,雅典陷入了无休止、混乱的党派纷争之中,法纪废弛……最后雅典战败,逐渐走向衰落……无疑,这场瘟疫对雅典的垮台有影响。

——(英国)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等《疾病改变历史》

材料二
行人走在路上,突然就倒地死亡,还有许多人死在家里,只有当腐尸的臭气惊动了邻居时才被发现。城市里到处是死尸……就连神父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活着的人们心里充满恐惧和种种怪念头……有些人认为唯有纵情欢乐、纵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什么都一笑置之,才是对付瘟疫的有效办法。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如果将19世纪的霍乱流行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中来理解,可以说它是这一时期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刘文明《十九世纪上半叶霍乱流行的全球史审视》

(1)有人认为,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但是突如其来的疾病爆发也会改变历史进程。根据材料一、二对这一观点进行评述。(10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霍乱大流行的原因。(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有人说,英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商业化密不可分。请对这一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