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8.2021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422

一、单选题

1.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雅颂之音。 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

A.孔子以 为标准对古诗进行了删减B.叙述经典《五经》之一《礼记》的由来
C.所编作品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D.孔子编书主要目的是要维护普通民众利益

2.

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建张楚政权, 张楚 意为 张大楚国 。它极具号召力,其后赵、齐、燕、魏等地纷纷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举兵响应。 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下列选项对秦亡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地方行政制度激化阶级矛盾B.缺乏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C.受法家思想影响,施政暴虐D.原六国贵族与秦矛盾尖锐

3.

有学者指出: 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一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职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据此可知,宋代(  )

A.加强反腐立法,严惩昏君污吏B.完善监察机制,监察与行政合并C.既加强了皇权,又加强了中央集权D.独立而且权威的监察权杜绝了腐败

4.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贸易发展,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就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丝和丝绸而言,其产地主要为太湖周边的江南地区。因海外市场的刺激而迅速崛起的 外向型 经济,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对此现象解读错误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后,海外市场扩大B.国内货币流通增加,有利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促进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5.

表1

年份

1864

1869

1879

1889

进口总值

4621

6711

8223

11088

出口总值

4865

6014

7223

9694

表1为1864—188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关两)据此可知,当时(  )

A.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出口扩大B.中国主权丧失致使国际收支恶化C.洋务运动开展改变贸易格局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刺激进口增加

6.

蒋介石政权有两大死敌:国内的共产党人和国外的日本人。……他发动了五次 剿匪战役 ,但共产党人因为其没收大地主土地分给了农民的政策争取了广大农民而幸存下来。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共产党的强大和日本人的侵略加在一起最终迫使蒋逃往台湾地区。据此可知,中共胜利的原因是(  )

A.国民党未获得农村人口支持B.中共中央拒绝第三国际建议C.中共得到日本的鼎力支持D.中共抓住机遇并服务民众

7.

1953年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性最大的疾病。这一举措的施行(  )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服务一五计划建设的开展C.促进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完成D.保障了三大改造战略的完成

8.

有人在阐述一场改革的背景时曾写道: 事实上穷人们连同其子女和妻室都为富人们所奴役……要是他们未能缴纳地租,他们本人及其孩子就会被掳去,并且,所有的借贷均是以人身为担保。 这场改革(  )

A.设立陶片放逐法B.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以地缘重划选区D.具有中庸和不偏不倚的性质

9.

1787年宪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它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 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该宪法(  )

A.是制止南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产物B.剥夺各州全部权力而赋予联邦政府C.规定联邦政府无权否决国会提案D.较妥善地处理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10.

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 赎免法 ,无偿废除了20种封建义务。后来,普鲁士政府将1858年12月31日作为解放农民的停止实施期限。于是,大量农民从德国东部的农业区来到了西部的工业区。德意志帝国成立前夕,普鲁士等地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材料说明当时(  )

A.德国实现了工业化B.生产关系调整解放了生产力C.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农民成为德国工业化的主力

11.

罗斯福总统描绘了战后的世界安排,即建立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美国主导的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为此,他(  )

A.接受德日投降并成立联合国B.确立了美元等同黄金的地位C.出台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D.促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2.

图6是美苏在二战后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苏联工业产值增速呈下降趋势B.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下降的历史根源
C.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重要原因D.60年代美苏较高速的增长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棉纺织业是近代中国最为典型的 两栖 行业。机器工业以 为主,以 为辅,手工业以 布为重,以 线为次。1913年,国内机制布产量增长到1756万匹,在棉布总产量中的比重也仅为2.26%。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若干现代因素催生了棉织业的原始工业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相继出现了改良的手拉机和足踏机,手拉机一人一日约能织布四五十尺。1906年,高阳商会集资向天津日商田村洋行购买织机,试办工厂,是为高阳布改良之始。晚清中央和各地方设立了一批传习性质的工艺局所,招收了许多织布学徒,学徒毕业后,成为工场工人。北京政府税务处重申 旧式土布,为织布生计攸关,除仍照土布减税成案每百斤征收出口正税1两及运往内地照纳沿途税厘外,其由此口运至彼口应即免征复进口半税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一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

材料二
棉纺织业最初源于印度,16世纪中后期,传入英格兰。17世纪中期以来,棉织物构成英印贸易的主要商品。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更为重要的是, 如果一个人不能拥有印度原装进口的印花棉布,他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相对适度的模仿品 ,就这样, 禁止进口印度棉织品的保护措施培养了一个 进口替代 产品的产生 。18世纪中期,尝试一连串机械化操作开始在英国率先实现,技术变革推动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的飞速前进,1774年,英国已经具备打破世界纺织品格局能力,毫不犹豫地废除那些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的法案。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为棉纺织品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单位生产成本一再降低,成为英国开始寻求棉花原料、扩大生产规模的起点,美国南部、印度逐渐成为英国原棉产地。

——摘编自杨松、马瑞映《内驱与统合: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对全球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特点,分析推动中国近代棉织业工业化的因素。(1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英印棉织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禁止从印度进口棉布法案的经济背景。(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5世纪末16世纪初,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借助于新航路开辟迅速崛起,成为海上霸主,并占有大量海外殖民地。尼德兰革命后,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17世纪以后,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海上霸主,其海船横行海上,一时间,荷兰被描述成 海上马车 ,荷兰人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很快崛起,并逐渐在与法国的角逐中占据上风,成为18世纪末期的海上最强帝国,史称 日不落帝国 。英国称雄海上100多年而不衰,但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减弱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落幕,大英帝国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不得不让位于新兴的霸主国家——美国,战后美国遂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关键因素是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期,钱币流通在江南地区变得较为普遍,刘宋时,汉川一带交易时不使用钱币,完全以丝绢为媒介;梁代初年,除了京师建康与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外,其他地区既有钱币,也有谷帛;至于边远的岭南地区,直到陈朝末年,仍然 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 。但总的说来,在整个南朝,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在不断扩大之中,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则与此相反,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自北魏建国初年到孝文帝太和十九年的100多年时间里, 钱币无所周流 ,民间交易完全以谷帛作为货币。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比较南北朝货币使用的地区差异性。(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朝货币使用地区差异性的原因。(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 数量分析 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 数量分析 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 数量分析 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人民军对法军实施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1953年年底,法军空降奠边府,旋即遭到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孤立无援。美国试图通过直接军事干预帮助法军。美国决策者认为,地面部队的直接介入 将增加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的危险,美国将付出人力和金钱的高昂代价,并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不利影响 。总统艾森豪威尔清楚地认识到,此时出兵将会严重削弱共和党在11月份国会中期选举中的地位,因为大多数美国民众和国会议员反对卷入战争。于是,美国企图在东南亚建立一个 协调组织 ,进行联合干预。英国政府担心, 联合行动 极可能导致范围扩大,引起与中国的战争,甚至将世界推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边缘,应争取政治解决。美国的直接干预企图未能得逞,奠边府战役以越南的胜利而告终。

——摘编自赵学功《中国、美国与奠边府战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在对 朝鲜战争胜负 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没有直接武装干涉奠边府战役的原因。(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02年,21岁的林献堂决心以文抗日,组织诗社 栎社 ,被尊称为 迷惘年代的掌灯人 。1911年2月,梁启超应林献堂等的邀请访台,以民族大义与台湾父老相期勉。1915年5月,创建台人自办的第一所中学——台中中学,专门招收台民子弟入学。1920年仿北京《新青年》,创办中文月刊《台湾青年》杂志,提倡民主和自由。1921年10月,联合进步人士成立台湾文化协会,通过发行会报、举办讲座讲演会,组织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传递来自祖国的信息,抗拒日本的殖民统治。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对台实行高压政策,林献堂转入 地下状态 坚持斗争。1943年开罗宣言传到台岛,林献堂奔走相告,期待弃儿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1945年10月25日上午,国民党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公学会堂主持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林献堂作为台湾地方代表人物受邀参加。这从未有过的喜悦,使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摘编自党督《林献堂:台湾日据时期民族运动的先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献堂作为民族运动先驱的历史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献堂领导民族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