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78.2021届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419

一、单选题

1.

商鞅指出, 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莱者不度地。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 。该论述(  )

A.指出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B.表达对秦国现状的担忧C.强调人口与土地数量比要相适应D.注重合理保护生态环境

2.

郡国庙制是西汉特有的产物。汉初,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汉武帝时期及以后,郡国庙制的存在不断遭到质疑并逐渐被废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观念日益淡化B.王国问题得以彻底的解决C.思想控制趋于严密D.郡国庙制服务于现实政治

3.

天王 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十六国及西魏北周时期的若干君主,在称帝前先称 天王 可汗 一词最早出现在鲜卑语中。贞观四年,西北诸藩咸请上尊号为 天可汗 ,太宗欣然接受。这些现象说明(  )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B.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民族交融的趋势凸显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完成

4.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按照 贵五谷而贱金玉 的思想进行顺序编排,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工农业生产放在前面,而将皇亲贵族与富绅地主关注的奢侈品生产放在后面。这一编排反映了宋应星(  )

A.重视工艺制作B.强调器物的功用性C.反对奢侈浪费D.赞成重农抑商政策

5.

图1为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块石碑摘录。这反映出当时该地区 (  )

图1

A.经济结构实现转型B.民间乡约具有强制力C.政府扶持农村市场D.乡绅推动了商业发展

6.

图2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1895年4月17日,清朝李鸿章、李经方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此画中日方代表跪拜清廷官员。这幅年画 (  )
图2

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B.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D.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

7.

1920年,梁启超发表《欧游心影录》。书中提醒国人重视自己的人生哲学、东方智慧,以此纠正、限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恶果,期求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调和与一致。这一观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D.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8.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在朱自清的描述中, 幻灭得太快了 的原因在于(  )

A.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C.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D.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

9.

1962年,广东一些地方采取了包产到户制。樟市公社实行了地段到户,包产、包工、包成本到户,超产实物全奖,减产全赔的责任制。清远县洲心公社实行了固定地段,包工定产、对产负责、超产奖励的产量责任制。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的薄弱B.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C.市场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10.

恩格斯指出, 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只有经济上的强制 。这一论断基于罗马法(  )

A.保护贵族私有制B.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C.维护平民的利益D.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11.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傅立叶强调,资本主义是一种 反社会的工业主义制度 ,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指出, 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认识(  )

A.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B.与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相适应C.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D.表明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理论作指导

12.

图3为1890年美国约瑟夫·克普勒创作的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该漫画 (  )
图3

A.说明了阶级矛盾的激化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C.凸显魔幻现实主义特色D.反映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13.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 十四点 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十四点 计划使威尔逊名噪一时,这是因为该计划(  )

A.奠定了国际联盟建立的基础B.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C.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各国利益D.迎合了人民要求和平的心理

14.

表1为1932年和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有关情况。由此可知,苏联 (  )
表1 

时间 项目

加入集体农庄农户%

加入集体农庄土地%

1932

624

80以上

1937

93

99以上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C.造成了工农业比例失调D.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15.

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3月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的要求,6月拒绝在法国领土上存储美国核武器,7月又把美国驻法国的战略轰炸机赶了出去。戴高乐政府的这些做法表明(  )

A.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B.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C.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开放性试题

16.

图4、图5、图6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的武状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图4                                                              图5 
图6 

——据吴黎、马丽娜《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分别提取图4、图5、图6的武状元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退想斋日记
(日记的作者刘大鹏,山西太原人,生在清末。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作者幼年读四书五经求取功名。1884年中举,后又三次参加会试,未中。一生没有做过官吏,基本上生活在晋中农村。)
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六日(1903年2月23日)
所到之处,人心莫不思乱,每闻人谈论,动辄曰:世道如此,不若大乱之好也。虽系愤激之言,究见人心离散矣。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六日(1903年12月24日)
现在正太铁路之工已开,迨至工已告竣,铁路成而轮车通,矿务大兴,取煤取铁,其势纷如,三晋人民非但不能安枕而卧,且必受夷人之凌辱,即欲逃避而莫能矣。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4年1月8日)
当此之时,四民失业者多,士为四民之首,现在穷困者十之七、八,故凡为聪慧子弟悉为商贾,不令读书。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三日(1905年9月11日)
现在出洋留学者纷纷,毕业而归即授职为官,其学孔孟之道并一切词章家,俱指为顽固党,屏之黜之,近又停止乡、会、小考等试,世道亦可见矣。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1907年3月4日)
人心不正,莫甚于斯时。至学堂之学生,尤不正之至者矣。学生所学,一以西人之学为宗旨,无父无君,皆习为固然,故入革命党者十之八九,时局不甚可畏哉!

——摘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变迁有哪些史料价值。(14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1978年7月初,中美建交谈判正式开始。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两国共进行了十余次正式会谈。谈判前,通过总结谈判前的两国认知分歧与一定程度的预备性接触,中美双方逐渐确立了秘密谈判方式和各自的谈判策略,并共同做出了 准备三条互相配合的沟通渠道以避免正常化的大门因不可预见的情况而关闭 的决策。
经过前六次谈判,双方在以探索正常化后的美台关系试探对方 建交底线 的默契与美方决定向中方 摊牌 并提交公报草案等行动促使两国对各自的建交立场逐渐明晰,中方也做出了加速谈判的决定。两国最终决定 先行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薛鹏程《卡特政府对华关系正常化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等

对中美两国 先行建交 的做法作出合理解释。(14分)

19.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是一部流动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215年,约翰王在濒临泰晤士河岸的一块草坪上签署了大宪章。
十六世纪的最后一天,伊丽莎白女王签署了一份成立东印度公司的文书。哈德逊港口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商人与探险者们,都是在这条河上开始了他们各自的旅程。当时全世界的海水好像都可以被看作是泰晤士河的延伸。
1645年,在泰晤士河莱德考特桥附近,查理一世的外甥鲁伯特王子打败了一支议会军队,双方都在争夺金斯顿作为胜利果实:先是国王的军队被议会军赶跑了,后者又被从特恩汉姆戈林战役撤退的保皇党军队赶跑了,然后一支议会军返回并占领了这里,直到内战结束。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及其商业区将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劳埃德船舶社也永远不会成为世界海运保险业的中心,历史上也很可能不会出现东印度公司或哈德逊湾公司,甚至可能不会出现如今的英国。

——摘编自【英】彼得·阿克罗伊德《泰晤士——大河大城》等

材料二
泰晤士河两岸工厂林立,机器轰鸣,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泰晤士河为 
满载货物的蒸汽轮船在浑浊的河面          时尚。蒸汽轮船喷出的浓烟使天空变 
上穿梭往来。 得灰暗。 
(1)结合材料一,说明泰晤士河是 一部流动的历史 。(8分)
(2)结合材料二,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泰晤士河一艘轮船上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