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8.2014届 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共275年,至少在200多年里地方诸侯都没有搞分裂。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周初分封时王室势力强大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C.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D.周王对地方拥有绝对集权

2.

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 理学 、陆九渊的 心学 鼎足相抗的永嘉学派代表。他讲究 功利之学 ,认为 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志西洋,正所以志英吉利也 故今志于英夷特详 。魏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在当时的国际地位非常高B.中国国门最先是被英国人打开的C.当时中英关系特别友好D.当时的国人只能收集到关于英国的资料

4.

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民国8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彻底放弃 科学万能 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 站稳脚跟 。《欧游心影录》被视为是他告别 科学万能 ,倡导 中国不能效法欧洲 告白 。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理性的分析了中国的国情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C.考察战争造成欧洲的灾难D.北洋军阀企图对日本妥协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 去苏联模式化 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 去苏联模式化 的是(  )

A.着重发展重工业B.实行 一五计划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6.

针对雅典近一半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曾受到群众惩罚,且大部分缘于作战失利这一现象。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发出诘问: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技艺精湛的医生呢? 这说明(  )

A.受控告的政治家代表贵族利益,仇视群众B.群众决策方式有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C.当时的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D.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欧洲民主提供了典范

7.

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腾堡创造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场达1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因素D.印刷工场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8.

2013年9月中下旬,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B.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C.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改革议案

9.

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10.

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上述规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统一了战后全球货币核心地位关系B.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秩序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勾制度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

11.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 民族 国家 主权 等出现约10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 经济 全球化 区域化 信息化 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C.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12.

19世纪中期,雨果发表了《悲惨世界》,描写尚万进为养活年幼的外甥们偷一块面包而被捕,几年后成为一位人人敬爱的市长。他一直做善事,他帮助一个穷困女工找回她女儿科斯蒂。而警长贾威一直要抓他入狱。此时法国共和党与保王党斗争激烈,一个代表革命的青年爱上科斯蒂,两人结婚。警长贾威由于尚万进的爱与善良停止追捕,选择自尽。下列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作者把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在文学作品上B.作品真实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现状C.作品运用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D.作者预示法国共和派将战胜保守派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晚明时,中国政治上已明显比西方落后。(清朝)康乾历称 盛世 ,但生产力并无根本性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几百年欧洲每个世纪都有创造。中西发展趋势上差异,已十分昭然。

——陈乐民《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并且领先于世界,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和增长上经历了以1978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1978年后效率提高和生产率显著改善。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四 杉原薰(日本)提出了如下观点:1945年,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诞生成长起来。其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未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除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外,包括中国沿海地区正在紧随其后。

——新浪财经《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谁为中心》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对中西社会从17世纪至19世纪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加以比较。(12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 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 的政策因素。(4分)
(3)材料四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中,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8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 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在国际关系的准则下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风林《中苏关系的历史和未来》

材料三 当今国家实力的比拼,已由传统的武力逐渐开始向军事,经济、知识的综合发展程度转移。也就是说,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美国就将其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

——《中国怎样建设现代文明大国》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 大喜 大悲 分别指什么?(4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说明中苏关系的 大喜 大悲 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14分)
(3)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成为现代大国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