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6.2020—2021学年度辽宁省营口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151

一、单选题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2.

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就开展了不定期的人口基本情况调查。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27—公元14年),人口普查趋于系统化和制度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类似于地理考查、地图绘制、分门别类的归档、地籍管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表明,这一时期的古代罗马(  )

A.人口普查服务于财税制度B.国家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C.公民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D.君主专制程度在不断加强

3.

英国《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如下: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材料表明英国(  )

A.国王的实际统治权得到约束B.逐渐确立了 议会至上 原则C.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得以确立D.责任内阁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

4.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5.

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B.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D.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

6.

在近代英国,文官是政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和日常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执政党的更换基本上与他们无关。这一现象(  )

A.确保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B.杜绝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周期性动荡C.表明文官任职时长与政党政治相关D.反映出文官政策决定民主政治趋势

7.

下表相关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

朝代

统治时间

节妇数

烈女数

节妇烈女合计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6

152

122

274

A.隋唐统治者未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的熏陶B.宋朝女性伦理观念根植于商品经济发展C.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与社会风气的开放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的伦理观念

8.

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032万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结盟 外交方针的推行B.求同存异 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C.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9.

下图为描绘20世纪70年代欧洲 乞丐行乞 的漫画,这说明 (  )

A.欧洲崛起取代了美国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C.美元不再是世界主要货币D.世界贸易体系遭遇了挫折

10.

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一政策的调整(  )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C.使税收种类由单一变得繁多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11.

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 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后来 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由此推论,文中 律令图书 主要是(  )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B.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C.户籍、赋税等文书档案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

12.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如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  )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A.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D.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

13.

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

A.农业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产生C.手工业的产生D.火的使用

14.

十三五 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15.

下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控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美花样。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中国古代已有机器工业B.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出现C.说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高超D.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

16.

某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 特有 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标志工业革命的完成B.产生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C.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二、材料阅读

17.

(8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人员以田野考古为中心,围绕距今5500年到3500年,聚焦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开展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研究遍布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下游、辽西地区河套地区,研究最后归纳出符合中国历史情况的文明形成标志,首先是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出现明确的社会分工,这也是文明发生的基础。社会显著的阶层分化,高等级的手工业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出现了这些权贵阶层生前居住的大型的建筑,就是后来所谓的宫殿,以及需要动用大量劳动力来兴建公共设施,都邑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出现了王权管辖的区域性的政体和其具有的公共权力——国家。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公布 5800年前已有文明起源迹象》2018—10—23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历史专家确定五千多年前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依据是什么?这项研究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 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 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
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19.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几种类型?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20.

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成制度。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领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 改土归流 。乾隆皇帝表示: 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特点及对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