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0.2021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185

一、单选题

1.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有了法律。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 铸刑书 ,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

A.法家法治思想成为当时治国共识B.法律体系建立并走向完备C.礼法结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D.国家治理日益走向规范化

2.

西汉时期多数农妇终日忙于田地耕作,穿衣等日用品依赖于市场。至东汉时,各地农妇才可能专心从事纺织。以上变化最能说明(  )

A.自然经济兴起于东汉时代B.生产力发展推动家庭内部分工C.妇女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D.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土地的减少

3.

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理学的形成(  )

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4.

明清时期,随着赋役折银和白银的持续流入,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 粤缎 粤纱 等。这种现象(  )

A.导致了政府强化海禁政策B.促进了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C.表明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表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5.

鸦片战争后,国人思想剧变过程并非匀速,而是加速推进,从通商制造到变法保皇,用了60年时间,从变法保皇到革命,则只不过两三年时间。对这一过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实业救国思想发展B.君主立宪不合中国国情C.民族危机日趋严重D.民主共和备受时人推崇

6.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分子及时指出, 两个和会(巴黎和会与国内的南北议和)都无用 ;要人民 用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号召 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唯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这反映了(  )

A.民族意识的新觉醒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革命任务发生变化D.社会性质根本变化

7.

1937年3月蒋介石、周恩来杭州谈判期间,周恩来一再重申中共的5项要求和4项保证,坚持陕甘宁边区行政区政府人员民选推荐,由南京政府任命,边区主要负责人由南京政府派人。此次 谈判 (  )

A.表明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B.标志着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建立C.彰显了中共团结抗日的诚意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8.

下图为1950年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为朝鲜战争所作漫画《年关结账》,该漫画意在(  ) 

A.反映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B.表达美国人民反对战争的情绪C.鼓舞中国人民援朝必胜的信心D.宣告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9.

古代雅典是一个熙熙攘攘的辩论俱乐部,人们觉得,只有在公共生活中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天赋从而实现自我。这种全面的共同体形式被人称为城邦,这个词不仅代表城市或者国家,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古代雅典(  )

A.民主政治十分活跃B.人文主义成熟C.保障人民参政权利D.文学艺术繁荣

10.

1689年1月28日英国下议院的决议这样说: 国王詹姆斯二世力图推翻本王国的政体制度他背弃国王与人民间的初始契……因此,为恢复国家的传统宪政;议会只有废除詹姆斯 。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议会与王权矛盾解决B.有限王权传统的延续C.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D.下院已成为权力中心

11.

1844年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通过梦境幻想童话和传说,描绘了德国的落后面貌。把腐朽分裂的德意志36个诸侯国比作奇臭无比的36个卷坑,认为德国已病入膏肓,呼吁人民从睡梦中振奋起来,在地球上建立自由平等的 天国 。该作品(  )

A.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B.反映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腐朽C.促成了德意志帝国走向统一D.有利于人民革命精神的唤醒

12.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力提倡 和平共处 战略,积极帮助包括印度、缅甸和埃及等国家,改善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这表明(  )

A.苏联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C.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国际共识D.与美国积极争夺中间地带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博览会始于18世纪中期后英、法两国国内的商品及艺术品陈列活动,其目的旨在刺激本国工商业的繁荣。具有普世性质的万国博览会则源于1851年的英国,旨在借由博览会传递并动员群众接受之、进而参与建构现代国家工程。在殖民初期,从各主办国到会场内各国专属馆皆竭尽所能争奇斗艳,虽然其表面目的在于塑造国家形象,但其内里则是主权的彰显与争取认同。会场更是各国展示其工业文明与强大生产力的橱窗。

——整理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

材料二
近代中国博览事业发展大事记(1851年—1928年)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中国商人徐荣村参展。
1873年,中国海关组织参展维也纳世博会。
1898年,张之洞在汉口设立商务公所,陈列湖北物产。
1905年,商部颁布《出洋赛会章程》,中国第一部关于博览事业发展的法律性文件。
1906—1909年,成都、天津、上海、武汉等地相继举行多次展览会,揭开了中国民族博览事业的序幕。
1910年,南京南洋劝业会,第一次全国性博览会。
1928年,《全国举办物产展览会通则》颁布。

——薛坤《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起步和发展(1851—1937)》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博览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思考的重心和讨论的焦点由炫耀辉煌业绩转向对 人道 天道 的思索和探究。更加关注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就共同关注的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的论坛。进入21世纪后,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更凸显了人类的发展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思考。如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整理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近代博览会举办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博览事业的发展趋势。(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变迁的中国:(1949年—2019年)人民日报元旦头版纪录(部分)

1949

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贺词

1951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伟大的祖国》

1953

《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

1956

《为全面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

1961

《团结一致,依靠群众,争取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1967

《把无产阶级大革命进行到底》

1978

《光明的中国》

1979

《告台湾同胞书》《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

1992

《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

2013

《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2019

《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整理自《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财政极为困难,宰相刘晏总领全国财赋。广德二年刘晏改革漕运,改直法为段运法。提高了运粮效率,降低了运费,减轻南方人民的劳役负担。同时调整食盐专卖制度.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经济情报网。收集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改革粮价,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荒年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国家获利。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 以养民为先 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威尔逊希望通过其十四点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 中立 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十四点和平原则中第一点大唱 公开外交 令英法大为恼怒。战后 英国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上钳制美国。而美国则想对日本作一定让步,讨取好感,以便拆散 英日同盟 。因此,双方都不愿得罪日本 。于是,德国将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与日本。到华盛顿会议时,美国提出 建立在各国共同放弃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扩张,通过密切的国际合作共同分享中国的原料和市场,维持远东的和平 。1922年2月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中国解决了山东问题。

——摘编自冯晖《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原因。(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希望古奥运会 神圣休战 传统能得到传承。1896 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13年,顾拜旦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他在《体育颂》中,指出体育给予迷茫的人类以宗教般的引导,教育人们认识和崇尚美丽的体魄。顾拜旦说过:“……我设想今后的运动员们可以在他们自己国家的旗帜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的众多旗帜庄严宣誓,保证他们将在运动中忠诚和光荣地竞争。 在《体育和社会事务》一文中指出: 体育在现代社会扮演着和平与民主的重要角色,……体育天生具有互助性和竞争性。 它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现代教育、现代体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据季传武《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拜旦奥林四克思想形成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