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3.2020—2021学年度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40 浏览数:360

一、单选题

1.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 来自元谋 且能 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

2.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 宅兹中国 中国 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3.

《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 夏传子,家天下 这句话反映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礼乐制

4.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 秦晋之好 。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

孟子提出: 鳏寡孤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孟子这一言论(  )

A.呼吁保护弱势群体B.要求平均分配财富C.宣扬了民贵君轻思想D.主张重构社会秩序

6.

有人常赞秦始皇说: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评定天下,海南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 无道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B.统一货币、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实行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D.采取 焚书坑儒 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7.

公元前213年的一天,秦朝某官的马匹受惊踩死了农家孩子,出事后扬长而去。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们应该找(  )

A.太尉B.御史大夫C.丞相D.郡守

8.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

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9.

《贾谊·治安策》载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察举制B.推恩令C.郡县制D.封国制

10.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文景之治 。形成 文景之治 局面的原因有(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以德化民 ⑤焚书坑儒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1.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汉姓

长孙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

12.

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 六世名德,海内冠冕 ,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13.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

14.

太宗认为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

A.开明的民族政策B.互惠的开放政策C.公平的选官政策D.严密的监察政策

15.

卢肇,字子发,袁州(宜春)人。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843年)状元及第,有奇才,以文翰知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政府定期举行恩科来选拔人才,卢肇及第当年的政府恩科考试方案,其可能的工作程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16.

唐前期,继续推行 均田制 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17.

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是(  )

A.屈原B.李白C.杜甫D.柳永

18.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 仁术唐朝的孙思邈提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仁者丹心 悬壶济世 是对医者的极髙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19.

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中国古代政府的 反佛 活动主要是因为佛教(  )

A.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B.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导致道德沦丧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20.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1.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户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  )

A.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B.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D.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

22.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 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

A.枢密院B.中书省C.宣政院D.政事堂

23.

元朝设置行省时,常常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由此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

A.传达行政命令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扩大国家的疆域

24.

南宋统治者曾说: 市舶之利,颇助国用。 此话的含义是市舶司可以(  )

A.促进中外交往B.加强港口管理C.推动海外贸易D.增加商业税收

25.

该表是历代关中地区郑国渠白渠的灌溉面积统计

时代

西汉

唐永徽中

唐大历中

北宋中

灌溉面积

44500

10000

6200

2000

对表所反应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渠床泥沙淤积,功能削弱B.经济重心南移,关中地区农业地位下降C.统治者疏于治理,河渠荒废D.黄河的长期泛滥而大多湮废

26.

《宋史》载: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相求娶,后为张齐贤所得。这反映出,在北宋(  )

A.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C.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发展D.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

27.

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度众生的观世音、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对此年画所反映的社会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A.三教合流 影响了民俗B.西汉初年已初见端倪C.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人性D.受明清变革儒学的影响

28.

宋元之际 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B.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D.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29.

对理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维系专制统治B.注重气节、品德C.讲求以礼统情,自我节制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0.

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学新形式,包括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材料中的 应是指(  )

A.汉赋B.唐诗C.宋词D.杂剧

31.

北宋的《萍洲可谈》有这样的记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得知指南针在北宋的时候已被应用到(  )

A.寻找矿石B.看风水C.航海D.战争

32.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 

标题

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

凡为人子……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闲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提倡儒家士子的生活方式B.倡导 性的社会生活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D.宣扬 以民为本 的思想

33.

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的目的是(  )

A.避免社会动荡B.简化中央机构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皇权

34.

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35.

有明一代,皇帝经常怠政,甚者如嘉靖二十年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但即使如此,国家机关也能正常运转,维持帝国统治。这是因为(  )

A.皇帝暗中监视朝局B.官僚结构完整系统C.宰相代为监理朝政D.儒家教化民众自觉

36.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赠与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  )

A.唐朝疆域B.元朝疆域C.明朝疆域D.清朝疆域

37.

军机处自创设伊始就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 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 ,军机大臣人数很少,雍正刚建立军机处时,只有35人,后来多的时候也仅11人。这反映出军机处(  )

A.机构设置较为简单B.只是一个临时机构C.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内部形成分权制衡

38.

闭关政策 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以前实行的—系列对外政策的概括。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建立公行制度,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  )

A.根本旨在对付沿海抗清斗争B.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是朝贡贸易制度的特殊体现D.有效避免西方殖民国家侵扰

二、材料阅读

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 泰皇 。命为 ,令为 ,天子自称曰 王曰: ,著 ,采上古 位号,曰 皇帝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3分)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如果下令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2分)
(4)根据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分)

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形势图
(1)观察上图,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原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材料二 清前期边疆治理的部分措施

地理方法

具体措施

东南地区

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布政使司

东北地区

①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东部边界

西北地区

1757年击败准葛尔部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要务

西藏地区

①清初册封达赖和班禅

1727年起开始派遣驻藏大臣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受到了哪些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前期边疆治理措施的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