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4.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高三年级3月统一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245

一、单选题

1.

九鼎 是夏王朝奠定的政治正统的象征物。周公摄政,选择在洛邑一带营建东都成周,也是因为这里曾是夏王朝 居九鼎 的故地。周公此举可印证(  )

A.早期政治弥漫神权色彩B.统治集团建立绝对权力C.政治传统的认同与继承D.西周王室维护礼乐制度

2.

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也出现了 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的现象。这说明(  )

A.无为而治不符合时代需要B.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C.藏富于民不利于社会稳定D.施政方略也需要因时而变

3.

北魏孝文帝在设立三长制的诏令中提到: 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赋税齐等,无轻重之殊。力役同科,无众寡之别 。这说明三长制推行的目的是(  )

A.打击豪强势力B.促进人口增加C.缩小贫富差距D.加速汉化进程

4.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 以相检察 ,但由于各自不能 舍己从人 ,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为解决该问题,唐统治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复兴儒学,提升官员素质B.强化法治,颁布《唐律疏议》C.变革政制,改变议事规则D.更换人事,罢免违纪官员

5.

下图为明代典籍《三才图会》中刻绘的劳动场景。作为史料,其可以用来研究(  ) 

A.女性服饰的时代特点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D.手工业的商品化状况

6.

有学者根据史料对 中国的重大灾害次数 进行统计:商朝一次、周朝两次、唐朝五次、宋朝八次、清朝二十次、民国三十次,据此他得出了 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越来越多 的结论。该研究(  )

A.运用了整体研究的历史方法B.违背了论从史出的研究原则C.忽视了史料遗存年代不均的事实D.体现了历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7.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生产和输出量的变化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近代茶叶贩卖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B.前期茶叶出口增加根源于产量激增C.中期茶叶出口减少表明竞争力减弱D.后期茶叶产量下降加速小农经济破产

8.

1920年,陈独秀在《对于时局之我见》中提到: 吾党对于法律的态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样迷信它,也不像无政府党根本排斥它;我们希望……终久有社会党的立法、劳动者的国家出现的一日。 这反映了(  )

A.资产阶级激进派践行民主理念B.早期社会主义者具有法治追求C.中国共产党以健全法制为宗旨D.启蒙思想对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9.

1945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通告: 查本边区尚无统一标准时间,甚为不便。兹决定以华西标准时间为边区的统一标准时间……望一律遵行,以资统一,而便于对外通讯联络。 该举措(  )

A.有利于根据地秩序的稳定B.保障了与外部交流的畅通C.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兴起D.适应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

10.

1951年12月,毛泽东提出: 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要 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国际形势的变化C.工业化建设需求D.中苏关系的发展

11.

公元前5—4世纪,雅典城邦每年的宗教节日不少于120天,并可能多达144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宗教活动是公民主要的参政途径B.宗教活动有利于强化公民凝聚力C.宗教活动缓和了雅典的阶级矛盾D.雅典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12.

马丁·路德号召德意志基督徒: 在尊严意识中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和责任,使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在德国民族中管理这些教士职位。 这一主张(  )

A.使基督徒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顺应了新教徒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C.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使新教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13.

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中国、印度输入染色的棉织品,棉纺织品一时在英国 洛阳纸贵 。这一法令(  )

A.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革新C.开始了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D.刺激了英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14.

下图为莫斯科保卫战后中国抗日根据地印制的海报,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

A.宣传工作动摇了日本的军心B.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C.中苏两国结成友好同盟关系D.反法西斯符合各国民众利益

15.

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既有对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作者自我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开放性试题

16.

历史想象是历史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建立在 实构 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可以 虚构 的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骋。

——罗志田《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

材料二

                                  《清明上河图》(局部)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解说词

结合材料展开历史想象,行走在北宋汴梁的大街上,你会看见或听见哪些典型的历史信息?试举一例,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信息选取需符合时代特征与场景设定,阐释完整,逻辑清晰。)(12分)

17.

民国时期,政府支持大学创作校歌,大学校歌作为大学精神的载体弦歌不断, 吟唱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大学名称

创作时间

校歌内容部分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6

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南开大学

1919

……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

清华大学

1921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器识其先,

复旦大学

1925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浙江大学

1938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尚亨于野,无吝于宗。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38

我们以热血润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躏;我们以热情讴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建筑坚强的城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摘编自《江汉大学学报》(第27卷第1期)

根据材料,概括民国时期大学校歌体现的时代精神,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合理的解释。(15分)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订完成了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下面是部分五年计划(规划)的目标关键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摘自《发展》(2010年第十二期)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围绕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规划)”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19.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逊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 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 ,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4分)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12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