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0.2021届湖北省八市3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231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公元前636年,周襄王与其庶弟子带王位之争时形势图, 子带之乱 即太子郑与其庶弟子带的王位争夺,该乱最终在晋国帮助下,子带伏诛而平。据此可知(  ) 

A.晋文公称霸中原B.周天子大权旁落C.子带联晋抗周王D.周王室礼乐崩毁

2.

学者冷鹏飞在其著作《秦汉经济史》中写道: 汉武帝即位以后,采取积极有为的经济政策。为了解决对外战争的财政开支,打击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猖狂活动,西汉政权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改革 。这种政策调整导致(  )

A.民间商业更加紧密地依附于封建地主经济B.商业经济的发展失去更为良性的政策环境C.农、工、商业经济全面衰退D.对少数民族军事行动胜利

3.

读下图《西安大雁塔进士题名帖》,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名词,下列关于进士及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考试内容以策论为主B.选官权力掌握在中央C.选官标准以才学为主D.科举考试从唐朝开始

4.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 ,(明太祖告谕) 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帝语) 工商皆本 (黄宗羲语)的观念,一度流行,看似矛盾的观念,反映出明清时期(  )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走向破产B.中国呈现出社会转型的态势C.统治阶级观念落后时代发展D.重商主义冲击中国传统观念

5.

近代学人梁启超认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并不喜欢谈论什么 性与天道 ,而只是从日用行为极平实处培养人的理想性格,但后来儒学受到道、佛两派的挑战,儒士便 总觉得把孔子门学说找补些玄学的佐料才能满足 ,于是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迭起,到晚明,更有颜习斋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之说。梁启超意在说明宋明理学(  )

A.日益空疏脱离社会实际B.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C.成为官方正统哲学D.渐趋精细化哲理化

6.

甲午战争前后,章太炎、孙中山等人先后上书李鸿章,劝其革新政治,将民族命运之希望寄于李鸿章之身,这主要是因为(  )

A.李鸿章为晚清政府的实权派人物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C.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意义重大D.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7.

武昌起义后,部分旧官僚选择反正,或独立,或逃亡,部分立宪派开始投向革命,革命派则为建立全国性的共和政权而努力,外国列强则从观望转而寻找新的代理人。这些现象反映(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具有民众基础C.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D.资产阶级掌握地方大权

8.

1920年5月,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潜心译出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并转托陈独秀,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首印3000余册,供不应求。中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的发表,(  )

A.主要受列宁主义的影响B.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C.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

9.

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B.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D.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10.

在北欧,新教逐渐打破了高利贷禁令……加尔文自己的《基督教教义》中宣称,禁止放贷取息的目的并非为保护借钱做生意的富人,仅仅是为了让贫民不再受苦。由此可知(  )

A.北欧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率先打破了高利贷禁令B.新教伦理突破传统神学对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
C.加尔文教派都主张反对高利贷性质的经济行为D.高利贷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11.

有学者指出,英国输出品的价值从1720年的800万英镑上升到1763年的1900万英镑,法国输出品的价值由1116年的12000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000万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的荷兰人完全不能和如此的增长相匹敌。据此可推知(  )

A.世界经济霸权正在发生转移B.荷兰因自身的原因走向衰落C.民主政治制度优势已经凸显D.世界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到来

12.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罗斯车提出了 温室效应 ,这说明工业革命(  )

A.带来了生产方式变革B.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C.产生了新的学科流派D.导致了大气污染的问题

13.

20世纪初,一位美国资本家主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一种比个人所有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法。我们可以把钱存入国库或者各州财政部,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任何国家或者州的立法机构都无法保证这些资金能够比现行方法管理更有效地为人类谋福利。 由此可见该资本家主张经济上的(  )

A.社会主义B.重商主义C.自由主义D.混合主义

14.

在列宁看来,封建主义有自然经济、分地制度、人身依附与超经济强制、极低下的技术水平这四大特征,故而对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社会变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  )

A.解除封建束缚B.进行土地革命C.实行计划经济D.发展资本主义

15.

2020年,新冠疫情笼罩下的许多行业停摆,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对此,许多国家推出了各种补贴:美国政府特批了纾困救济计划;日本为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英国政府推出了 薪酬计划 ;加拿大各级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德国政府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500亿欧元补助款。上述材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加大了国民福利投入B.改善了广大人民生活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缓和了国内各种矛盾

16.

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野兽派绘画,出现了马蒂斯等几位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主张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以及纯粹的写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作品色彩强烈,力量粗扩,情感奔涌,故而得名 野兽派 。这反映了(  )

A.时代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B.城市化引起现代人心灵荒芜C.两次世界大战带来巨大创伤D.法西斯势力正威胁人类安全

二、材料阅读

17.

[明清经济文化](14分)
材料一
不该被贬低的繁荣时期 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 。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疆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有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商人们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摘编自《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材料二
奇异的悲歌——正是在同一时期,在地球的另一端,尤其是在英国,一种新的文明——挑战全球的工业文明正在萌发;一场伟大的革命——最终改造了整个旧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一个新的运动冲击中世纪封建神学桎梏束缚的思想启蒙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由此以降仅100多年的历史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獗不振。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

——摘编自《落日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科学知识,概括 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 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奇异的悲歌 产生的根源。(5分)

18.

[共和国的经济成长](12分)
材料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表1 新中国成立后与改革开放后人口就业情况对比 单位:万人

年份

从业人员

按产业类别划分

按城乡划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镇

乡村

建国后

1952

20729

17316

1528

1885

2486

18243

1953

21364

17744

1707

1914

2754

18610

1954

21832

18147

1832

1813

2744

19088

1955

22328

18585

1891

1852

2802

19526

1956

23018

18535

2444

2039

2993

20025

1957

23771

19300

2115

2356

3205

20566

改革开放后

1987

52783

31663

11726

9375

19786

39000

1988

54334

32249

12152

9933

14267

40067

1989

55329

33225

11976

10129

14390

40939

1990

64749

38914

13856

11979

17041

47708

1991

65491

39098

14015

12378

17465

48026

1992

66152

38699

14355

13098

17861

48291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建设展开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时段,概括该阶段的经济建设成就并分析其原因。(8分)

19.

[希腊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4分)
材料一
希腊人是航海的民族,希腊人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很容易发现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一旦人们知道经验观察可以发现规律,并能做出正确的预测时,他们眼里的世界就不再是受外部力量任意支配、变化无迹可寻的现象;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务之中。
希腊哲学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伊奥尼亚派,其哲学主张具有较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该派代表人物为米利都的泰勒斯,他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笫一位哲学家。他笫一个提出了 什么是世界本原 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

——摘编自赵敦华《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以为知识是不可得到的。正相反,他认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需是哲学家,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

——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哲学起源的客观条件,并指出其与自然科学派哲学起源的联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人的主要哲学主张,并指出影响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时代因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道路探索](12分)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展开了自主探究式学习。以下是他搜集到的有关近代中国乡村建设道路探索的部分资料。
1904年,河北省定县翟城村米氏父子, 村治 运动。
1923年,河北省 华洋义赈救灾会 ,创建农村信用合作社。
1926年,河北省定县晏阳初,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乡村建设试验。
1929年,河南省王一鸿等人,设立村治学院, 村治派 的形成。
1929年,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设立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
1931年,山东省邹平县梁荻滨,组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1931年,山东省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办农场,试验、传授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1932年,山东省邹平县,成立美棉运销合作社。
1929年,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设立北夏实验区,并有鲜茧运销合作社。
1933年,山东省邹平县梁荻滨,开展以乡村自治为中心,以设立村学、乡学为途径的县政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自拟主题,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有关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道路探索 的历史小论文撰写。(可以从乡村政治民主化建设、经济现代化建设、培养现代化农民等任一角度展开论述,论题明确,结论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