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1.2020—2021学年度山西省太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232

一、单选题

1.

明太祖曾说: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C.改革中枢机构D.借鉴历代经验

2.

中国古代把红、黄、青、黑、白作为五种基本色彩,它们与天地中五个方位相对应,其中黄色居中,代表土地之色,正宗之色。因此,清代规定非帝王宫殿建筑不能使用黄色琉璃瓦,皇亲国戚也只能用绿色琉璃,或是用镶黄边的琉璃顶,民间百姓居所只能用灰色砖瓦。这反映出清朝(  )

A.以礼制等级规范社会秩序B.血缘纽带与政治权力结合C.建筑形制受中央集权影响D.治国思想充斥着迷信色彩

3.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 改土归流 ;乾隆皇帝表示: 蒙古、汉人,同属臣民。 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在西藏设置理藩院管辖,设置驻藏大臣。这表明清朝(  )

A.边疆治理措施多样B.因俗而治民族平等C.南征北战开疆拓土D.国家治理体系完备

4.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 面如重枣 ,自然画红脸;包拯 铁面无私 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客观评判了历史人物C.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D.艺术加工无史料价值

5.

随着市镇 丝行 布庄 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 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 ,其特色产品包头绢 通用于天下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专业市镇开始兴起B.贸易网络非常发达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些思想的共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B.提倡知行合一C.重建伦理秩序D.反映时代要求

7.

下表是19世纪中期中国部分文献对外国称谓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 

文献

称谓

1842年《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9年《瀛寰志略》

称欧洲各国为英吉利法兰西

1858年《天津条约》

夷务演变为洋务,称西洋各国泰西各国

A.天朝上国心态逐渐改变B.中体西用思想成为共识C.救亡图存全面学习西方D.民族国家意识正式形成

8.

下表是关于近代中国茶业产销的统计数据(单位:万担)由此可知(  ) 

时间

产量

内销

外销

18321837平均

2605

200

605

1861

3125

2025

110

1886

56746

205

36246

A.鸦片战争导致茶叶滞销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C.茶叶外销始终占据主导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9.

魏源提出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应窃其所长,夺其所侍 ;他又强调 势变道不变 。这些主张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一过程说明(  )

A.地主阶级不断探索国家出路B.西学盛行逐渐取代传统思想C.先进理论推动了近代化实践D.中体西用能够挽救民族危亡

10.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  )

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望实现经济平均和政治平等C.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

11.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许多著名新式学堂,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些新式学堂(  ) 

年代

1862

1866

1876

1880

1887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广东水陆师学堂

类别

外语

军事

科技

科技

军事

A.立足于培养实用性人才B.类型单一很难实现预期C.不再学习儒家思想文化D.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12.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西方列强在华设立企业的相关内容。这种变化反映出(  ) 

时间

外资企业数量

行业

规模

18401894

88

造船厂、茶叶加工厂、机器缫丝厂

18951913

136

矿业、食品、纺织、电力和自来水厂

平均758

A.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B.外资企业垄断重要行业C.中国民族企业陷入绝境D.列强资本扩张更加凸显

13.

下表为梁启超1896年所编《西学书目表》。据此推断,梁启超此时主张(  )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等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等

下卷杂类

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等5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全面了解学习西方C.彻底否定传统文化D.民主革命实现共和

14.

19世纪的报刊和揭帖中,对民众多以 臣民 子民 相称。进入20世纪,这些称呼逐渐被 国民 权力 等所取代。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败冲击清朝统治B.民主革命推动观念更新C.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D.中共成立促进意识觉醒

15.

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一宣言重在说明(  )

A.学生罢课作用甚微B.思想解放至关重要C.社会参与意义巨大D.五四运动彻底胜利

16.

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书目(都是中文书刊)包括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马克思资本论>人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新教育》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  )

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发展B.百姓知识水平得到提升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中共大力宣传影响巨大

17.

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红军历经艰辛,完成战略转移。这充分体现了(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C.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D.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

18.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

共产党祭黄帝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祭黄帝陵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这反映出(  )

A.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矛盾B.日本侵华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界抗日

19.

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共(  )

A.建立起全国性的抗日民主政权B.重视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建设C.对打败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信心D.意在反对国民党和汉奸伪政权

20.

下图为1949年米谷所作漫画《全民总攻》。漫画反映了(  ) 

A.民心所向是胜利的关键B.战略决策决定战争胜负C.中共军事力量处于优势D.土地改革赢得农民支持

21.

毛泽东说: 一边倒,是孙中山四十年的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这说明 一边倒 是(  )

A.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B.依靠苏联的正确选择C.基于革命经验的决定D.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

22.

到1952年底,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0.7%,私人资本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这种现状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求。这一状况说明(  )

A.公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B.国民经济水平极其落后C.大力恢复经济卓有成效D.社会主义改造很有必要

23.

1957—1961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957

1960

减少百分比

粮食

3901亿斤

2870亿斤

264%

棉花

3280万担

2126万担

35%

生猪年底存栏数

14590万头

8227万头

56%

A.中苏关系破裂B.经济建设急于求成C.自然灾害严重D.文化大革命 的破坏

24.

1998年12月18日,原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纪念某次会议20周年的邮票,邮票画面以会议公报为主体,前景为由太阳映红的现代化城市风貌。有关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将邓小平理论写进了党章C.实现了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形成新时代民族复兴思想

25.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太原市 南移西进 不断扩张,打造 一主一副多组团 的城镇空间结构;建设以新能源汽车、航空新材料为主要产业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非农人口大幅增加;以地铁开通为代表的城市交通运营走向网络化。这说明改革开放(  )

A.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B.推动信息化发展提速C.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D.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材料阅读

26.

中国的地图测绘历史悠久,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明初,由于国库空虚,扩展封建王朝农田税收的需要促进了地图测绘的发展。洪武二十六年,完成了明代第一次全国性的田土面积测量。为巩固明朝的政权,朱元璋还对边陲要地设边防重镇,为掌握军事部署和防务情况,也曾测绘过不少军事防务地图。明代对行政区划和疆域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定期测绘地图,并规定 三年一报 ,测绘了大量区域性地图。朱棣即位后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测绘水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高峰。
清代初期,政权亟需巩固,同时又要抵抗来自北方沙俄的侵略和骚扰,因此清政府非常关心国家版图范围内的地图测绘。康熙时期国力日益强大,清政府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并绘成《皇舆全览图》。无论从其精度还是范围来看,《皇與全览图》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乾隆十三排地图》完成之后,清朝实际测量经纬度和地图测绘活动基本停止,直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挽救危亡命运,才开始再度重视地图测绘。

——马晨燕《对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政治依附性的评价——以明清时期地图测绘为例》

材料二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 会典馆 ,会典馆通知各省测绘《大清会典舆图》,并对《大清会典舆图》的测制提出了若干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规定地图的方向为国际上通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采用 计里画方 法绘制;各省要实测经纬度和地形等等,于1899年编成《大清会典奥图》。在此次测绘中首创两级测绘机构,测得全国经纬度点网和地图,编制省级地图集,标志着中国传统测绘技术向近代测绘技术的演进。此外,还编制了《西藏图考》《中俄交界地图》,仿效西方编制了《筹画中国铁路轨线全图》《大清邮政公署备用舆图》《中国矿产全图》等。

——马晨燕《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至清中叶地图测绘的特点及其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与明至清中叶相比,分析晚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变化。(6分)
(3)根据明清时期地图测绘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

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孙中山其实并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革命是什么内容,却认为 社会革命 就是他所谓平均地权。当时他所说的平均地权,意思是首先由国家核定土地的价格,以后在地价上涨时,国家仍按原定的较低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因此,这也就是实行土地国有。……因此这个纲领实际上是要打碎封建主义的枷锁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纲领。由资产阶级实行土地国有,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恰恰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道路。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第一,它的发生……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思路和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走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原因及其主要举措。(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西学东渐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线索和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百年之中,西学输入,或由政府规划,或出个人胸臆,或为西人控制,或系华人主持,尽管他们终极目标各有不同,但从中国实际出发,比较中西异同,引进吸取、改造中国的操作原则却有相通之处。中国社会的变动曲线,也就成了西学东渐的主线。综合百年历史,可以清楚的发现,西学东渐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的:第一是了解世界,第二是求强求富,第三是救亡图存,第四是民主革命,第五是科学启蒙。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西学东渐的一个或多个时代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