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7.2020—2021学年度江苏省镇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40 浏览数:287

一、单选题

1.

考古专家对新石器时代晚期某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最能够支持此结论的是(  )

A.遗存物品中发现刀杼、骨梭等B.墓葬中发现大量的牲畜遗骸C.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差异明显D.墓葬中发现一些农作物遗存

2.

下图为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丹徒大港出土的青铜器宜侯夨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封夨为宜侯,赏赐他美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由此可知,西周曾实行(  )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3.

春秋时期,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针对这一现象,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  )

A.恢复周礼B.有教无类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4.

及秦孝公……,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吴起变法B.王莽改制C.李悝变法D.商鞅变法

5.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中央集权

6.

汉武帝时期,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 中朝 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 外朝 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该制度是因为此制度有助于(  )

A.控制地方B.终结相权C.恢复经济D.加强皇权

7.

北魏孝文帝下诏: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一措施:(  )

A.促进民族交融B.激化民族矛盾C.加速北民南迁D.导致北魏分裂

8.

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说明当时(  )

A.儒学独尊B.三教合流C.儒学式微D.理学形成

9.

隋朝运河 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10.

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只讲德行与能力,使得许多熟知民间疾苦体恤劳苦民众的有德之士进入中央政府,为官员集团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段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材料评述的是(  )

A.两税法B.租调制C.均田制D.租庸调制

12.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 这反映出唐朝文化(  )

A.与时俱进B.领先世界C.兼收并蓄D.递代积累

13.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 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权力分割过细B.崇文抑武政策C.行政效率低下D.承袭前朝传统

14.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宋代科技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家个人的努力B.经济文化的繁荣C.统治者的大力支持D.中外交流的推动

15.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苏州、常州)熟,天下足。 ”该史料能印证宋朝(  )

A.政治中心的东移B.经济重心的南移C.长途贩运的兴盛D.商品经济的繁荣

16.

1004年,辽宋签订 澶渊之盟 ,规定: 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17.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诗中的 指(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澳门被殖民者占据C.瓦剌俘虏明英宗D.荷兰独占台湾

18.

中国古代某机构 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 ,其属官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他们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该机构是(  )

A.唐朝的政事堂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南书房D.清朝的军机处

19.

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 家班 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20.

1816年,英国派出使团来到中国,希望通过与中国谈判以实现中英之间的自由贸易、在广州以北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无果而终。后来,英国通过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了上述目标(  )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1.

1864年李鸿章提出: 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 ,左宗棠也认为: 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以上主张(  )

A.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B.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D.迈出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22.

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其建造地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该战役是(  )

A.黄海大战B.威海卫战役C.马尾海战D.镇南关战役

23.

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八国联军疯狂瓜分中国B.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剧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D.帝国主义支持军阀割据

24.

1898年维新派成立保国会,其目的在于 保国、保种、保教 ,他们提出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据此可知,他们主张(  )

A.驱除鞑虏,建立民国B.推翻帝制,顺应潮流C.君主立宪,救亡图存D.中体西用,变法维新

25.

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下图《举义》刻画了革命军攻占湖广总督督署的情景。这次 举义 是(  ) 

A.保路运动B.南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26.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高涨D.中国民族轻工业的长足发展

27.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据此可知,他的 最后觉悟 是(  )

A.用白话文去代替文言文B.推翻清朝,维护民主共和C.批判封建伦理纲常制度D.以俄为师,实现社会主义

28.

据1927年1月湖南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 北伐军入湘后,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故此次我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复武汉,进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 这说明当时(  )

A.中共军队得到农民支持B.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C.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北洋军阀统治完全被推翻

29.

毛泽东善于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他最初想进攻长沙,当他发现原定计划无法实现时,立刻果断地改变原有部署,转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行,到国民党当局控制力薄弱的乡村山区寻求立足点,保存力量,再图发展。 这一 改变 (  )

A.事实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B.使中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放弃了夺取城市的最终目标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30.

1929年4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30年代初,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参加红军的青壮年,就高达9.3万余人。这主要得益于中共实行(  )

A.平均地权B.土地革命C.财产公有D.民主改革

31.

1937年10月29日,《申报》发文《我孤军誓保闸北一块土》报导: 在上海市商会于昨日下午四时,设法由四十一号女童子军献呈国旗一面后,即于六时许将送往之旗高升仓库顶上。 当人们看到中国旗帜迎风招展在四行仓库楼顶,租界内男女老少一片欢腾,高呼 中华民族万岁! 这一事件(  )

A.发生于抗战相持阶段B.反映全民族共御外侮的精神C.标志统一战线的形成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32.

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写道: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 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 渡过经济困难的主要手段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开展大生产运动C.实行 三三制原则 D.发动百团大战

33.

某次大战前夕,朱德总司令指出: 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 此次大战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

3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了一段令人难忘的话: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站立起来 的主要含义是(  )

A.祖国基本解放B.建立了新中国C.国家实现统一D.人民当家做主

35.

下图是1956年长春一汽全体职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信中内容反映了新中国(  ) 

A.工业化已经实现B.汽车产业领先世界C.一五计划的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建成

36.

1992年6月,邓小平表示: 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 这表明我国(  )

A.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已认识到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C.迈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D.放弃国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管理

37.

下图是深圳国民生产总值发展的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全面实行包产到户政策B.引进外资技术扩大出口C.实施 走出去 的战略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8.

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被动应付、一般性参与、主动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下列属于 主导参与 的表现有(  )

A.提出 求同存异 外交方针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二、材料阅读

39.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均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 因俗而治 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疆域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加强疆域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
(2)材料二中的 新体制 是什么制度?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并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上边疆治理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

40.

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中华民国初年混乱不堪的糟糕实践,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破产。救国救民需要新的思想武器,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俄国。……五四运动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世界革命格局的新形势下,发生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情况下,这就使中国革命的属性内涵、斗争特征、发展趋向都发生新的变化。……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先进性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 寻找真理 的实践活动。(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