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8.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341

一、单选题

1.

近代某学者认为,近世医学及种种科学上的新发明,都是为富人应用的。真科学不是这些物质科学,真科学是孔子的科学。他意在说明(  )

A.尊重人的科学才是真的科学B.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现了人文主义C.近代科学的应用限于少数人D.科学关系到人类本性的发展问题

2.

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尽管王朝的更替在所难免,帝国制度却稳如泰山。即便在王朝的末年,士人也很少参加造反,顶多是几个 落第举子 混迹其间 。这主要由于(  )

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广C.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D.科举制的实行

3.

表1为隋代五刑的内容。《隋书·刑法志》记载: 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 。这反映出隋朝刑罚制度的特点是(  ) 

表1

死刑

绞、斩

流刑

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

徒刑

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杖刑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笞刑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A.细密严苛,轻罪重刑B.德主刑辅,礼法结合C.宽严适中,明德慎刑D.立法宽简,疏而不失

4.

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严格的海禁来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管道 。这一做法(  )

A.有效地维护了实际的国家利益B.使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管道C.成功遏制了海上贸易走私活动D.体现出传统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

5.

中国古代城市类型多样,按功能可分为:政治中心、工商业市镇、沿海港口、防卫城堡等。图1为某一时期的城市分布图,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图1

A.①②一政治中心B.②③一工商业市镇C.③④一沿海港口D.①④一防卫城堡

6.

学者郭廷以认为, 曾(国藩)、李(鸿章)的倡导自强,不只是对内平乱,亦为对外自卫;仇外当然不可,媚外尤为可痛,对于国家民族的伤害,更甚于有形的赔款、驻军 。他意在说明(  )

A.近代中国认识西方的艰辛B.对义和团运动不可抹煞C.学习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性D.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7.

新文化运动期间,易卜生的《娜拉》很受重视,文中主人公不甘心做 丈夫的奴隶 而离家出走。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如果经济制度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 。这说明实现女性解放的根本途径是(  )

A.破除封建旧礼教B.进行社会变革C.提倡民主与科学D.倡导个性解放

8.

红军长征后,国民政府恢复原苏区农村旧秩序时,矫正了 耕农与地主之对立 的一些弊失,规定地主占地不得超过200亩,放债年利率不得超过一分二厘。这主要反映出国民政府(  )

A.主动进行土地改革B.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冲击C.推行 耕者有其田 D.贯彻了 平均地权 的政策

9.

1987年邓小平指出: 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有人)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 民主 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 。邓小平意在强调(  )

A.中央对香港地区的管治权B.堵塞国家安全方面的制度漏洞C.一国两制 的方针不改变D.维护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10.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下诏书:全帝国的自由男子皆成为罗马公民,全帝国的自由妇女之权皆等同罗马妇女权。这说明(  )

A.公民权的延展折射出帝国的衰落B.帝国的公民权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C.帝国的扩张推动了公民权的扩展D.帝国妇女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公民权

11.

马丁·路德在《论世俗政权》说, 上帝在人间设立世俗政府……把剑赐予皇帝是用来惩罚盗贼、谋杀者、无知者以及不敬畏上帝的行为,目的是防止不敬畏上帝的人陷于罪恶的和有害的动机中 。路德提倡 君权神授 论,其真实用意是(  )

A.否定教权至上B.实行政教合一C.否定教阶制度D.建立民族教会

12.

1934年,学者姚绍华在《美国史》中写道:新政 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 。这表明(  )

A.该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B.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D.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

13.

围绕新经济政策,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层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表2)斯大林模式最终获得胜利说明苏联 (  )

对立观点

不同诠释

回归还是创新

 ①并非新政策,而是1918年春政策的重复和继续;②社会主义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名副其实的新的经济政策

退却还是进攻

①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一种暂时退却,对农民的让步和妥协;②不是永远的,到一定阶段就应该有进攻,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

市场机制和行政命令

①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②不断扩大计划原则,通过计划和强制手段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表2

A.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使命已完成B.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D.对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14.

美国好莱坞有关对日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电影连绵不绝,有关朝鲜战争的则几乎空白一片。对日战争的片子调子基本是眉飞色舞;关于越南战争的片子的调子则基本是满腹牢骚。朝鲜战争被 遗忘 是因为(  )

A.对美国来说损失十分惨重B.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C.对美国来说是漫长而痛苦D.美国民众反战情绪十分强烈

15.

近代以来,随着玻璃磨制技术的改进,发明出望远镜,天文学得以空前进步;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此后才有了空气动力学;当下,伴随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发展,基因组科学取得突破性发展。这说明了(  )

A.先有科学发展后有技术发明B.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相辅相成C.科技革命在不断向纵深推进D.技术的发明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学者杜文玉对唐、宋两朝鼎盛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表3 唐、宋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比较

年代

耕地面积万亩

百分比

岁入粮食万石

百分比

唐天宝中

48546

100%

2506

100%

宋天禧五年

51111

105%

3278

146%

表4 唐、宋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

省份

时代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

湖北

湖南

32

11

32

24

4

18

12

44

20

29

4

7

237

20

11

25

20

2

17

14

302

56

402

44

21

5

1643

表5 唐、宋财政收支的比较

时代

财政收入数万贯

财政支出数万贯

支出占收入之比

3411其中工商业收入1522

3306

97%

5875其中工商业收入4619

9599

163%

——摘编自杜文玉《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分别提取表3、表4、表5中的信息,并据此对宋代经济指标的变化加以说明。(1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1932年11月,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发出征稿信: 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好梦 。众多文化精英表述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第一次集体 做梦 (表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表6

人物

梦想

姚楚英教有者

中国自五四运动后,全国苏醒了些,继之五卅运动、东北义勇军、十九路军的奋斗,中国民族的脑筋被热血洗涤。因此,未来的中国,或者经过一番苦难危险,执东方的牛耳,为世界的新兴国,那时无论海内外的同胞都得享受平等的幸福,同时替世界弱小民族求解放。

章乃器经济学家

自从世界恐慌日趋严重,帝国主义加急向外侵略,中国内部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化;使中国民族明白地见到,非革命无以图存。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张。革命成功的日子,就是全世界弱小民族解放和帝国主义整个崩溃的日子。

彭芳草杂志撰述员

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也不向国际联盟求救。

徐伯璞山东正谊中学教员

世界第二次大战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大战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一致,再联合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及各国被压迫的阶级……便轻而易举了。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中知识分子对时代命题思考的理解。(12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

历史学习探究既要运用 以论带史 的历史叙述方法,又要注重 论从史出 的历史探究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 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豪情与壮志。

——摘编自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 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邓小平排除万难,通过改革开放等政策,使中国逐步走上了富强之路。在其上台之初,中国还是非常落后贫穷的国度,但当其退下来时,中国已是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之一。带领13亿人口解决温饱问题,这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对世界发展也有着非凡的意义。与斯大林、列宁等曾拥有一二十年影响力的领导人相比,邓小平的治国理论及其影响力还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继续发挥作用。

——摘编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根据材料,运用 以论带史 论从史出 的方法,分析说明我们党为救国,兴国、富国做出的伟大贡献。(14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二战后,英国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服务法》。《国民保险法》规定失业可以领取失业津贴,《国民医疗服务法》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这两项法律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自此以后,一切英国人都不必担心忍饥挨饿、缺医少药了,国家出面为全体国民提供了保障。自此之后,他所关心的就是如何生活得更好。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帝国发生动摇,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英帝国走向终结,战争的胜利反而促进了殖民地的离心倾向,最终导致战后的独立。英国在60年代让非洲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全都获得了独立,而英帝国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英国跨出了帝国之门。在英帝国全方位撤退的同时,爱尔兰问题日益使英国进退两难,英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二战后初期,英国并不甘心于帝国衰落的现实,提出并推行 三环外交 。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三环外交很快在现实中碰了壁,未能阻止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三环之中最不被重视的是欧洲,在二战后几十年中漠视了欧洲事态,或者在必须做出选择时选择了英帝国,错失了引导欧洲潮流的机会。英国对西欧一体化持消极态度,以致后来无可奈何再想加入欧共体,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申请,1973年才成为欧共体成员,英国终于还是融入欧洲了。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二战后英国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选取材料中二战后英国发生变化的某一方面,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9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