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主张
|
李鸿章
|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之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家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
张之洞
|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
康有为
|
“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
梁启超
|
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
——《清代学术概论》
|
陈独秀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目不暇接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
李大钊
|
中西文化为“静”、“动”文明……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西方倚重国民,其结果为民主政治”
——《东西文明根本之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