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第三条 法国政府应将所割让领土有关民事、军事和司法行政之档案、文件和登记薄册移交给德国政府。
第七条 法国政府应于还都巴黎城重建统治权后三十日内先缴付赔款五亿(法郎)……(其余)于1874年3月2日以前付清。
二、材料阅读
三、开放性试题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四、材料阅读
西方学者的不同观点
学者
论著
观点
伊懋可
(M.Elvin)
《中国过去的模式》
中国在明清时期没有出现近代欧洲式的科学变化与组织变化,经济陷入“量的增长,质的停滞”,所以18世纪以后,逐渐落后于走向工业化的欧洲。
彭慕兰
(K.Pomeranz)
《大分流》
18世纪的中国江南和西欧一样,面临相同的危机,即本地土地对人口的供给已经到达上限;更包含同样的积极因素(往往被西欧中心论者引以为西欧特有),比如具有不断扩大的市场和精细的劳动分工。甚至很多方面江南更先进,更符合发生产业革命的预期。实际上西欧和江南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发生在18世纪晚期,而不是在此之前二者有多少本质区别。
舒尔茨
(W.Schultz)
《中国的片断》
清代中国劳动力日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则日益昂贵,这种陷阱在农业与工业领域中都存在;中国社会经济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摆脫陷阱,只有外国入侵的刺激才能将它打破。
王国斌
(R.BinWong)
《转变的中国》
如果将近代西欧历史抽象成一种理论模式,就会出现非西方世界的近代化都只是“回应西方的冲击”这种理论。欧洲的经济制度比中国在容纳资本主义兴起方面具有优势,但中国的经济制度通过改进,能促进其快速的工业化。
1831—1836年达尔文航海图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1945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比例
——依据李景治林甦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7版)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编写组《世界经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