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 四川省2014年“联测促改”活动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209

一、单选题

1.

解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据图1推断,西周(  )

A.封国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B.通过封国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D.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

2.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2)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为形成这套价值体系,汉武帝(  )

A.燔诗书,明法令B.罢百家,尊儒术C.立中正,定九品D.正君心,致良知

3.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3)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B.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4.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4)关于圆明园遭劫焚事件,时人李慈铭在其《越缦堂日记》中记载到: 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该日记片段(  )
①揭示了圆明园毁于内外勾结的事实  ②谴责了中国人对圆明园的趁火打劫
③来自听闻的内容真实性尚需考证  ④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圆明园劫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5)“ 中国专制说 源自欧洲,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个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便被国人广泛传播 这个观点 被国人认同并较大规模传播应开始于(  )

A.鸦片战争期问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国民革命期间

6.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6)定量分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图2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

A.航运业B.面粉业C.机器制造业D.矿山开采业

7.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7)关于平型关战斗的歼敌人数,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学界大多接受了1000余人的说法。当时国民政府军令部宣布为10000人的做法(  )

A.宣传了大规模会战的重要性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鼓舞了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D.肯定了中共敌后战场的主导地

8.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8)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D.嫁人要嫁万元户

9.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9)在英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中, 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的地盘进攻……工业资产阶级无疑是绝对获益者。 这里的 指(  )

A.光荣革命B.宪章运动C.责任内阁制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

10.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10)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 。材料所述的两个 精神符号 的内在联系是(  )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11)历史的整理与总结需以事实为前提。图3为某同学在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的一张小卡片。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2.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12) 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在第三世界国家组装,第三世界国家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 。作为个案,它可以证明全球化时代(  )

A.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B.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C.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D.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二、材料阅读

13.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13)规则、秩序影响市场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全球66国代表在伦敦召开国际经济会议,国际舆论敦促与会者务必使其不得失败,因为 文明世界站在十字路口 。与会期间,英国力图恢复由其主导的世界经济传统秩序,美国则希望让英国的领导作用随着旧的世界金融体系一齐垮台。苏联建议 世界各国之间,尤其是各大国之间选行经济联系,不受各国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限制 ,但未获支持。7月3日,罗斯福申明美国不参与任何有关货币稳定协议,间接导致会议失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三 1944年7月,战后世界经济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就 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 方案,美国提出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现金)份额的多少,英国则主张采取透支方式,不需缴纳现金。经过艰苦交锋,会议最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 布雷顿森林协定 。会议期间,因担心美国借此对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控制,苏联始终心存疑虑,最终也没有批准该协定。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摘自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1)据材料一概括唐都长安商业的特点,(2分)指出与唐都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商业的突破性发展并予以说明。(6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制约两次国际经济会议顺利进行的相同因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国际会议结果的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指出市场在现代中国人生活中地位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14.

(2014·四川 联测促改 活动一模·14)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往往因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需及时。阅读材料,同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摘自斯皮瓦格尔《两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或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兼并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

——摘自《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表1 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纪

时间

事件

1901

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

1903

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8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

1910

成立中央代议机构一一资政院

1911

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改变了雅典的贵族政治。(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策。(4分)
(3)据表1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3分)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清政府已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遇,结合时代背景论证该观点。(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