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6.2021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443

一、单选题

1.

据史书记载,武王伐商后,虽诛杀了纣王及其帮凶,但对于商王朝的后裔则相对宽容,还将纣王之子武庚封于殷,后武庚叛乱被镇压,周公又封纣王的兄长微子于宋并奉殷祀。周王室的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特征B.王权专制与原始民主的调和C.宗法制立嫡以长的特色D.礼乐文明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2.

汉朝建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奢侈之风遂兴,为此贾谊主张 欲寡而事节 ,汉代多位皇帝都颁布过崇俭抑奢的敕令,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  )

A.民间崇奢风气的盛行B.统治者未真正执行抑奢敕令C.儒生缺少政治影响力D.中央政府尚未形成权力集中

3.

踏歌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舞蹈,男女相聚,手袖相连,踏地为歌;到唐代,踏歌成为民间和宫廷庆祝节日的常见节目,参与者多达千余人,长达三个昼夜,场面恢宏。这体现了(  )

A.宫廷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交融B.开明政治与开放风气的统一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D.门阀政治与平民政治的妥协

4.

下表是明代安徽徽州祁门县李舒家的户籍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地(  )

登记时间

户主

耕地

非耕地

总计

1391

李舒

1634

219

1853

1403

李务本李舒之子,后天折

3558

219

3777

1412

李景祥宗族过继

0

0

0

1432

谢荣娘李舒遗孀

543

0

543

A.自耕农土地买卖频繁B.夫权弱化女性地位提高C.土地所有权较为稳定D.君权强化影响经济发展

5.

《南京条约》明确规定,此后中英官员之间往来, 必当平行照会 ,英国也不称 英夷 而称之 大英国 ;《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这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启平等外交B.清廷主动接受西方近代外交C.传统夷夏体系已然崩溃D.鸦片战争推动国人观念革新

6.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注意到欧美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社会分化、阶级冲突的严重混乱现象,以及其对外扩张、掠夺,乃至于自我火并、日益野蛮的形象。这种认知(  )

A.使得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B.成为新三民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C.加速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D.促使资产阶级客观认识西方文明

7.

九·一八事变 后, 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 在知识界引发热议,多名学者认为,文化乃是国家和民族立足的根本,只有通过文化复兴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主张旨在(  )

A.为迎接抗战的最终胜利营造舆论B.宣传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C.通过倡导文化复兴唤醒民族意识D.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

8.

1991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只有14家,1992年为53家,1993年为183家,1994年则达291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B.南方谈话推动企业改革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D.股份制公司被民众认同

9.

古代雅典有一部强制捐款法,它规定,当遇到地震等严重灾难时,公民必须按照预先编制好的财富名次捐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贵族垄断法律的解释权B.雅典公民的道德感出于自觉自愿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D.法制对个人自由及财产权的践踏

10.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大家个头一般高,人间天堂乐无疆。 罗伯斯庇尔甚至指出,实现公民经济上的实质平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反映了(  )

A.大革命彻底消灭了不平等B.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C.革命者对平等的片面理解D.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得以实现

11.

依据下图,可推知当时

棉花在美国出口总额度所占比例 蓄奴州成年男性黑奴价格变化(  )

A.工业革命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B.棉花产业发展影响黑奴的境况C.欧美资本家热衷于投资新兴产业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2.

1992年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了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这表明(  )

A.人类试图探寻新的发展模式B.区域集团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C.可持续发展在全球顺利实行D.国际合作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史学家孟森认为: 明太祖之好用峻法,于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且多惟恐虐民,是以谨于守法而致成诸案……”。刑用重典、保护平民的同时,其关注民生需求则更为突出。明太祖提出: 治民犹治水。治水者顺其性,治民者顺其情。 并将 顺其情 解释为:省刑罚、息干戈,重农时、薄赋税,简兴作、节徭役。

——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

材料二
近代以来,国家富强取代民生富足,逐渐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执政理念。 在一个久以民本为当然的社会里,生民之苦乐因国家的富强而成了可以被庙堂蔑视的东西 。清末新政时期,这种状况有增无减。清廷上下,实际上或明或暗形成了 重新政,轻民生 的倾向。显见,国家政务重点逐渐由民生转向富强,而人们理解的富强往往又是和民生无涉的国家富强。

——摘编自白移《缺乏民生关怀的清末新政》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以发展生产为根本,量力而行等民生建设的宝贵经验,尤其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针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加强民生建设的科学理念。

——摘编自王先俊《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治理民生问题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末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不同,并分析新中国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意义。(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制度仍然严格限制农民自由流动,这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和武装起义此起彼伏。1906年斯托雷平上台进行改革。首先,他镇压革命,并以杜马为招牌,维持沙皇反动统治。其次,推行土地改革:废除村社制,确立农民土地私有制;同时向远东、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移民。除此之外,他还广泛建立农村学校,使农民接受教育;建立以地方自治为原则、能够保证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使俄国的煤产量增长了121%,棉花加工量增加了62%,国民收入增长了78.8%,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他试图通过经济增长以稳定秩序来换取人们的支持,然而事与愿违,改革最终因斯托雷平遇刺身亡而告终。随后,俄国进入了新的革命和动荡时期。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概括斯托雷平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托雷平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9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组织不仅在思想上与理论上暂停妇女选举权运动,停止 性别战争 、停止反战和平运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从多方面支持战争、乃至直接参与战争。这对改变妇女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妇女争取到了 私人领域 以外的 公共领域 的发言权。1916年5月7日,阿斯奎斯首相回信福西特夫人: 可以确定,你信中提及妇女选举权问题会得到不带任何偏见的、全面的考虑。 同年,当选举法案如箭在弦上时,各地妇女选举权组织活跃起来,向议会派遣代表团,约见内阁大臣……终于,《人民代表法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通过,授予年满30周岁的女性户主选举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的变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变化的原因。(8分)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聂荣臻(1899—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1922年在法国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抗战期间,他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五台山地区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建立了功勋。北平和平解放后,兼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整编和改造起义部队、整顿平津地区社会秩序,为党中央进驻北平做好先期准备。1956年后,长期分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在物质条件和人才力量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的科研攻关热情,成功研制 两弹一星 ,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聂荣臻元帅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献身的赤胆忠心,处处以大局为重的博大胸怀,一身正气坚持实事求是的高风亮节,尊重知识和人才等美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摘编自李蓉《聂荣臻与新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元帅的历史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聂荣臻元帅做出贡献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