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6.2021届江西省南昌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537

一、单选题

1.

相对秦系书法的正统继承,楚系书法则有着与之相反的反叛性。其反叛性的萌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楚大林钟》和《楚公逆鎛》,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酵酝酿,一种全新的的书法风(如下图)就在南方大地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中华书法一体多元特征B.市民阶层队伍壮大C.中华文明多源一体特征D.文字尚未形成体系

2.

唐代均田令规定,官吏和勋官可以按照品级占有数量不等的官人永业田和勋田;还规定宽乡有剩田处可以占田过限。这些都给地主官僚多占田地提供了合法的根据。据此可知,唐初期(  )

A.自耕农的数量急剧减少B.均田授田以官僚为主要对象C.客观上利于均田令推行D.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3.

宋朝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 蕃坊 ,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 蕃学 。这说明宋朝(  )

A.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B.政府鼓励对外通商C.打破传统的夷夏观念D.民族政策开明开放

4.

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没有在立储这个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说明当时(  )

A.官僚政治臻于完善B.君主专制走向式微林合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D.传统伦理影响朝政

5.

1895年四五月间,《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但尚未批准换约。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1300名上京赶考的举人 公车上书 ,要求皇帝下 罪己之诏 明罚之诏 求才之诏 ,拒和、迁都、变法。这表明,当时(  )

A.变法的社会基础广泛B.革命成为了时代的主流C.救亡图存的呼声高涨D.封建正统思想地位动摇

6.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与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他们必然要成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构成与政权构成的最基本部分 该观点(  )

A.认可多个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注意吸收不同群体参与国民革命D.合理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当时任务

7.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此后,其他一些高校也相继成立考古专业,招收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补充到了各地各级文物考古机构。建国初期考古人才的培养(  )

A.是对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B.适应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C.得益于 双百 方针的提出D.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8.

下表为1978年到1987年北京市居民部分食物人均消费(单位:公斤)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种类        年份

1978

1987

粮食

1827

1236

肉类

192

299

禽类

1

29

鲜奶

86

154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企业生产自主权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

江平教授在《罗马法基础》中指出:罗马法是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但 在一个长达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中,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显而易见,这样一个法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完全不相吻合,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 这说明,罗马法(  )

A.植根于普通劳动群众B.维护国家民主自由C.阻碍了欧洲社会转型D.孕育近代法律观念

10.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下图来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冲突势力。此图可用以说明当时英国 (  )

A.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B.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革命力量有强大优势D.宗教改革蓄势待发

11.

二战后,德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文·哈尔茨总结到: 没有这类规模经济生产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公共商品,私人企业和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会大大增加价格上涨将难以控制。 这反映了(  )

A.自由经济原则得到了加强B.社会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扩大C.国家干预有利于国计民生D.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

12.

温斯洛·霍默是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美国画家,他开创一种美国特色鲜明、既现代又古朴的画风。下图是他的代表作《Mend-ingthenets(修补鱼网)》。这幅作品的风格是(  )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印象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但其 之形成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尤其要打破党内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人士长期以来推演出的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 支部建在连上 的原则。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做了大量社会调查,形成了《兴国调查》等著名长篇调查报告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旧部队习气严重问题,对部分地区的党组织进行了重组。共产党人坚持人民立场,颁布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法令,实施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举措。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自1980年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 据统计,从党的十八大闭幕到2017年10月9日间,习近平到基层考察调研50次,累计151天,纵横跨越中国版图。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摘编自王东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与 俄国人的道路 的不同之处,并简析 党内对俄国革命范式的盲目尊崇 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同一性。(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趋势。(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布罗代尔在扩大时空范围与历史领域的同时,对历史进程提出某种决定论的解释。对他来说,历史无非是 长时段 中时段 短时段 三种时段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与这三种时段相适应的概念,分别称为 结构 局势 事件 。所谓 结构 ,是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所谓 局势 ,是指在较短时期(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至一二百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些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工资变化等等。所谓 事件 ,是指一些突发的事变,如革命、条约、地震等,布罗代尔认为,这些 事件 只是 闪光的尘埃 ,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批评他忽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抹煞阶级斗争的地位与作用。有的历史学家指责他把 群众历史 变成 被动历史

——摘编自张芝联《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刘晏熟悉商情,在他看来,到处有增加收入的门路。刘晏认为 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足用 。盐是人们的急需之物,因此,税于盐价,使盐利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项目。刘晏增加赋税收入的办法,不是单纯依靠增税,而是通过实行有利于人民休息的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使税源得以扩大。刘晏改革转运制度,采取雇佣劳动的办法,就是一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措施。 养民为先 的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赈济贫民问题上,刘晏有独特的主张,他不赞成进行无偿的赈给。因此在发生灾荒时他除了及时进行减免赋税和必要的贷放外,主要是利用常平法,在灾区出卖粮食,收购其它杂货,运往别处出卖或留给官府自用。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造成国用的不足,又能使 下户力农 得到实际好处。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经济措施的影响。(8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中国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但日本要求直接与中国谈判,抵制将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美国希望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又不希望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提出而影响其主要战略的实施。日本政府获知美国的态度后,提出 特定国间问题 ,向中国驻日公使表示,山东问题要在会前解决。中国政府在确知美国的态度后,不得不改变主意,原则上接受了美国会外讨论山东问题的主张。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对讨论山东问题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 边缘 进行会谈的安排。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至此,华盛顿会议围绕中国主权问题争执的 边缘 谈判宣告结束。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日三国协商山东问题安排的最初主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8分)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为了在农牧区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深入到一个乡试点,又把经验在全县推广。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干农活、修水利。1988年,孔繁森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

——《孔繁森:汗洒雪域情系高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繁森援藏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孔繁森援藏的贡献。(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