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0.2021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320

一、单选题

1.

邹衍本齐国人,因不满齐湣王之政而到燕国,成为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又回到齐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吴起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遭诬陷辄另投明主。如此现象,不一而足。这说明(  )

A.阶层反复无常不堪重用B.特殊环境提供了良好人才际遇C.分封制无法维持而被各国废除D.用人机制促进了官僚政治产生

2.

南朝沈约认为: 固宜一罢钱货,专用谷帛,使民知役生之路,非此莫由。夫千匹为货,事难于怀壁,万斛为市,未易于越乡,斯可使末伎自禁,游食知反。 该主张(  )

A.鼓励大宗商品交易发展B.禁绝了跨境长途贸易C.强调区域开发的重要性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3.

宋代考核官员的制度重在考察履历所反映的年限资历,因此普通官员但凡没有显著罪过,大多能通过年限资历获得阶官上的提升。该制度主要是为了(  )

A.保证用人制度的公平B.解决普通官员的升迁C.避免人才的大量积压D.促进政务运行的稳定

4.

元中书省有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有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皆称宰辅。而秉政者,丞相也,皆蒙古、色目世家为之。与唐宋相比,元朝中书省(  )

A.激化了民族矛盾B.掌握了军政大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5.

康熙帝曾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 这反映出清王朝(  )

A.已经将边防的重点转向海疆B.预见到中国海患问题的严重性C.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对外政策D.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6.

1898年8月26日光绪帝上谕说: 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虽经严旨敦迫,(各省)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钟麟身任封圻,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 上谕所述状况(  )

A.降低了皇权集中的程度B.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形成C.加剧了边疆地区的危机D.加大了社会变革的难度

7.

1905至1907年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思想论战达到了高潮。他们在论战中存在着原则分歧,但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问题上也有共通之处,提出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自有可亡之处,岂能怨人之亡我乎! 这反映出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共同局限性为(  )

A.不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对帝国主义侵略行为作了开脱C.以反清作为御侮之道D.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

8.

某学者认为: 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开始北伐的时候,军阀的裂变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是说重新崛起的吴佩孚统领的所谓十四省联军,实际上是一个分崩离析的体系……裂变达到这个程度,军阀实际上已经没有力量了。 这一观点(  )

A.揭示了军阀覆灭的必然B.突出了北伐战争的意义C.说明了社会动荡的根源D.强调了军阀裂变的价值

9.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苏联和平外交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如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远东局势的紧张C.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D.中苏关系的改善

10.

1988年与1978年相比,中国平均每一农村劳动力创造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8倍,平均每年增长10.9%;每一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增长65.1%,平均每年增长5.1%;生产的粮食增长16.3%,平均每年增长1.5%。这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调整了土地的所有制关系B.实行了集约化经营手段C.推行了农业机械化生产D.改变了产品分配的方式

11.

苏格拉底对劝他越狱逃走的人说: 如果你不能说服你的国家,那么你就必须服从它的命令,耐心地接受它加诸于你的任何惩罚,无论是鞭挞还是监禁。 苏格拉底这样说主要是基于(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淡化思想自由原则C.放弃个人利益意识D.坚守城邦至上观念

12.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特别重视知识,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 的名言,认为人类借助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有驾驭自然的力量。这一论断客观上(  )

A.促进了宗教改革开展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自然观C.彻底摆脱了神学观念D.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

美国制造业中心在1850年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亚斯堡附近,到1890年已移到俄亥俄州中部,离坎顿西南数英里的地方,共向西移动225英里。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城市化进展显著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东部经济走向衰落

14.

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制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口袋上的字为 北约 。该漫画意在揭示(  )

A.美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驱使北约C.冷战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D.冷战政策给世界带来无穷灾难

15.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这一政策(  )

A.立足于东欧各国拓展外交空间B.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C.着眼于自身利益改善国际关系D.恶化了西方阵营各国的关系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表1 公元1—1500年中国和西欧人口比较

中国

西欧

人口百万

1

596

247

1000

590

254

1300

1000

584

1400

720

415

1500

1030

57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图1400—1500年与1500—1820年两个时段中国人口增长趋势曲线。(4分)

材料二

表2 公元1—1820年中国和西欧人均GDP比较

中国

西欧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1

450

450

1000

450

450

1300

600

593

1400

600

676

1500

600

771

1820

600

1204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表2中国人均GDP增长状况的看法。(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我们的理想,是在创造一个 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 能不能创造成立,全看我们的 少年运动 如何。
……
我所希望的 少年中国 少年运动 ,是物心两面改造的运动,是灵肉一致改造的运动,是打破知识阶级的运动,是加入劳工团体的运动,是以村落为基础建立小组织的运动,是以世界为家庭扩充大联合的运动。
少年中国的少年呵!少年中国的运动,就是世界改造的运动,少年中国的少年,都应该是世界的少年。

——李大钊《少年中国少年运动》(1919年9月15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大钊所说 少年中国 少年运动 的理解。(13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最早记录了花木兰的形象。此后,木兰形象在文艺作品中不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木兰形象描写

出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北朝民歌《木兰诗》

增加了放小脚练武艺劝爹娘擒贼首配因缘等情节;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儿汉!

明朝徐渭杂剧《雌木兰替父从军》

花木兰心如麻无心纺织,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可惜我曾学就混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但愿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豫剧电影《花木兰》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出品

根据材料概括 花木兰 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14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689年,在英国议会授意下,威廉三世颁发特许状。有关规定如下:

——据【英】戴斯卡·查尔《印度宪政史资料》

材料二
在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而对于卡尔·马克思等左翼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

——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阴影,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经济观察报》

2017年03月26日
提取特许状有关信息,对材料二东印度公司扮演的角色加以说明,并由此得出影响历史解释的主要因素。(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