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9.2021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7 浏览数:367

一、单选题

1.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材料表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C.异姓贵族是分封的重要组成部分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心理认同

2.

在唐朝,马球运动盛极一时(如图),帝王贵族文武百官以至宫女都是狂热的球迷,全国上下球场林立,马球之风席卷全国,并成为唐朝对外交流的重要项目。据此可知,当时马球 (  )


李邕墓壁画《马球图》

A.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C.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D.源自于军事技能的训练

3.

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水稻 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宋真宗 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 。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南北粮食日趋融合的趋势B.促使外来农作物成为种植的主体C.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粮食安全问题D.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

清朝统治者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重视图书的编纂和文化建设。有清一代编纂的各类图书,以《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最为著名,修书过程中,对之前的文化典籍多有毁删。清朝多次大规模修书目的是(  )

A.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B.强化对思想文化控制C.注重对民众和士人的教化D.塑造文化盛世的形象

5.

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制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数、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据材料可知,当时(  )

A.传统教育制度逐渐走向瓦解B.崇尚科学推动基础教育的普及C.中体西用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办学思想体现中西结合的特点

6.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为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力进行斗争。到1911年为止,中国已修成铁路总长为9292公里,其中40%控制在列强手中。材料表明(  )

A.铁路发展呈现出了半殖民地色彩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铁路修建的重要性成为中外共识D.中国基本上丧失了修筑铁路的主权

7.

1938年4月,蒋介石对战局进行了分析,并给第五战区发出密电: 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庄胜利足为表征。 据材料可知(  )

A.国民党部分调整了战术指导思想B.中国军队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C.游击战运动战成为主要战略战术D.台儿庄战役成为抗战的转折点

8.

1952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主席的信》,信中提到:成渝铁路的钢轨每一根都是我们亲手轧成的,那上面没有一个外国字。毛主席,我们能在中国的钢铁事业中有这一点贡献,我们真是兴奋,我们为党、为祖国骄傲。由此可见新中国(  )

A.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B.工人在工业化建设中起关键作用C.工人生产热情推动经济恢复发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正在有序进行

9.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思想家安提丰提到,按照法律,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这反映了在当时的希腊(  )

A.出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B.自由民实现了法律上的平等C.等级观念受到一定冲击D.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10.

1791年12月,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起草的十条修正案通过,成为宪法的一部分。第二条修正案规定:纪律良好的民兵队伍,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实属必须;故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予以侵犯。这一规定(  )

A.有效维护了联邦政府的统一B.避免了政府对民众权利侵犯C.推动了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D.埋下了社会治安混乱的隐患

11.

19世纪40年代,英国疾病多发。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在问大多数病人他们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时,他们的回答是或者自己从工厂得来,或者由别人传染而来。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使城市环境遭到破坏B.化学工业污染影响人体健康C.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D.气候环境变迁影响人类生活

12.

20世纪60年代,赫鲁晓夫在和美国记者交流时指出,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赫鲁晓夫的目的是(  )

A.联合美国谋求世界和平发展B.结束冷战逐步转向对话C.展现自身军事实力威慑美国D.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科技成就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称它为 中国的文艺复兴 。这一时期,在数学、传统医学、传统天文学、法医学、传统农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推动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技作品如《梦溪笔谈》、《圣济录》、《洗冤集录》、《统天历》、《农书》等。四大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罕见的篇幅来讨论朱熹的科学思想。

——摘编自刘芹《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 中华工程师学会 ,岀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 复兴号 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 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作用。(6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发展科技的启示。(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整理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政府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历史,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早在亨利改革之前,英国著名的神学家威克里夫就主张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建立由国王统治的国家教会。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通过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先后剥夺了教皇在英国对教士的提名权、教廷司法权等权力。1534年通过的 至尊法案 重申王权至上,确立了英王对国家及教会都拥有绝对之主权,更名英国教会为 英国国家教会 。1539年宣布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土地,一部分收入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通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自己的专制权力,使得英格兰的王权达到了自1215年《大宪章》颁布以来的最高点。

——摘编自李强《英国走出中世纪——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一战爆发后,协约国前线战斗减员剧烈,后方劳动力匮乏,于是煽动中国参战,以便征用中国劳工。北洋政府权衡利弊得失后,与协约国议定,中国采取 以工代兵 的方式参战。根据和英法等国签订的协议,中国北洋政府允许英法俄在华招募劳工,先后30万华工远涉重洋,浴血欧陆。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也能成为优秀的士兵,在炮火下仍然表现良好。他们可以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一战后,大量华工留在俄国,几万人参加了工人赤卫队和红军,保卫苏维埃政权。 内战结束后,旅居俄国的华工大部分和当地人通婚,融入了当地社会。 而归国的华工则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火种、桥梁和纽带,为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杨凯《一战赴协约国华工始末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参加一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工赴欧的作用。(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54年4月,邓子恢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把劳动分工和劳动组织好,建立责任制 。他指出,这种制度可以充分提高劳动效率,是搞好集体经济的关键。 50年代中期,邓子恢在总结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合作社应该实行统一经营、分级管理、明确分工、个人负责制,做到统筹兼顾。1962年,针对人民公社化后出现的新问题,他根据亲身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资料,从巩固集体经济的目的出发,在多次报告中强调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并且支持安徽省一些地区搞 包产到户 。由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局限,邓子恢率先提倡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被推后了20年。邓子恢曾预言: 政治挂帅不是万能的,中国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中国总有一天要实行按户承包责任制。

——张立方《邓子恢农业思想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概括邓子恢农村生产责任制思想提出和发展完善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子恢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