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①割让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接受协定关税④开放五口通商
一
《四洲志》《海国图志》
二
《资政新篇》
三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1.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府院之争”、护法运动
2.纺织厂、面粉厂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快速发展
3.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摘自《康藏民众代表慰劳前线将士书》(《新华日报》1938年7月2日第3版)
序号
文件
民族政策
①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大事记
时间
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
同治二年(1863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十一年
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二年(1876年)
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国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光绪十一年
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