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0.2020—2021学年度福建省漳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8 浏览数:271

一、单选题

1.

古代传说中有许多圣人,如教人耕作的神农氏、制作车马轩辕氏、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他们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历史上确有其人B.他们是神话传说的人物,历史上没有其人C.他们的事迹反映先民征服自然的集体记忆D.他们的事迹体现部落联盟分工合作的史实

2.

春秋时期,齐人陈不占听闻国君有难欲奔赴救援,但因害怕而浑身发抖。他的车夫劝道: 怯如是,去有益乎? 不占曰: 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 最终他在赴君难的途中 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 。陈不占的行为符合(  )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3.

《汉书食货志》载,秦朝 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汉景帝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4.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 舍地税人 舍人税地 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5.

图1为我国某一朝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该朝代为(  )
图1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

《辽史百官志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契丹采取 一国两制 主要是因为(  )

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B.契丹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7.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反映了明代(  )

A.工商业者的地位大幅提高B.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D.理学不再是官方正统思想

8.

表2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表2

时间

人口数量 亿

耕地面积 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

1753 乾隆十八年

1 84

4902

4 00

1784 乾隆四十九年

2 86

5071

2 66

1812 嘉庆十七年

3 34

5260

2 36

1851 咸丰元年

4 32

5042

1 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C.农业技术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显露

9.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 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  )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

10.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 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梁启超曾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自勉;谭嗣同说: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强烈的民族意识B.勇敢的担当意识C.自觉的创新意识D.明确的民主意识

11.

1933年1月,《独立评论》发表题为《假如我是蒋介石》的文章,批评其政策是 最下流的自杀政策 ,它使中国变成任人宰割的 一大块肥肉 。该政策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独裁专制B.对日妥协C.屠杀民众D.围剿红军

12.

刘伯承师长在某次誓师大会上说: 同志们,不管我们穿什么服装,戴什么帽子,我们都是为人民的。现在国难当头,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民族的根本利益,让我们暂时和红五星帽徽告别吧! 这表明(  )

A.国共两党分歧严重B.根据地经济困难C.红军开始长征D.红军已接受改编

13.

1949年,艾奇逊在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说: 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军队不是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 艾奇逊的意思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失败B.中共军队得到农民的支持C.国民党统治已经失去了民心D.中国国情与美国大不相同

14.

图2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这一统计图能够说明(  )

A.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B.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

15.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 和亲 政策,并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 单于 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 ,在西域设 西域都护府 。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
材料二
唐代 绢马贸易 满足了西域各国得到丝绸的渴望,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唐太宗被西域各部称为 天可汗 ,这一头衔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证明在唐太宗的帝国理想里包含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的意识。唐太宗大量任命非汉族官员进入中央,包括西域少数民族首领,甚至赐给他们皇室 姓。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大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
材料三
清代前期,通过平定西域噶尔丹叛乱,中央政府巩固了其在西域的统治。晚清时期,受英国怂恿的阿古柏政权企图分裂中国,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摘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并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与西域关系的发展。(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新疆设省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央政府治理西域的意义。(10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源是文化失调,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基础———农村入手,进行乡村教育。为此,他来到山东的邹平,在没有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运动。1930年,他在邹平与梁仲华等人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以培养乡村建设运动的干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引进了美国良种棉籽、无毒优良蚕种,改良猪种、鸡种并推广到农户。在梁激溟等人的推动下,1932年后,邹平相继建立了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合作社等各种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1934年,邹平第一医院成立,医院除治病外,还要负责乡村公共卫生工作。梁漱溟明文取缔贩毒吸毒、賭博等不良现象,提倡妇女解放,推广新习俗和文艺体育活动。他还大力宣传复兴尊老爱幼、礼贤尚义等传统美徳。全面抗战开始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宣告失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举措。(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和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自韩振峰《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仁人志士的 探索 斗争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