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1.2020—2021学年度北京市顺义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3 浏览数:279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西周著名的青铜器 大盂鼎 ,它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那么, 大盂鼎 的史料类型是(  )

A.文献史料B.文物史料C.碑刻史料D.口述史料

2.

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创建的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时间轴,①处应填(  )

A.东罗马帝国灭亡B.封君封臣制确立C.罗马帝国建立D.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属于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可以研究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监察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唐朝注重法律的制定。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的律文,在中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 ②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
③废除了自汉代以来礼与法的结合 ④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与下面一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正确的是(  )

A.礼法并用、乡约教化、独尊儒术B.乡约教化、严刑峻法、独尊儒术C.严刑峻法、尊崇儒术、乡约教化D.礼法并用,尊崇儒术、乡约教化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属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是(  )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爱国、民主、法治、文明

8.

中国古代各王朝十分重视处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或机构来处理民族事务,其中属于清朝设置的机构是(  )

A.典属国B.鸿胪寺C.宣政院D.理藩院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横线处应填(  )

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潮,其中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的因素包括(  )
①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②中美关系开始了正常化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

中国古代通常是铸造大量铜钱,充当货币,北宋时期,商业贸易不断发展,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  )

A.布币B.交子 C.纸钞D.金圆券

12.

马克思指出: 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限制,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 中国历史上,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始于(  )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13.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这一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各国货币可与美元直接挂钩,美元居霸权地位
②确立了以黄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③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稳定国际金融
④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分为以 人丁为本"和以 地产为本 两个阶段。下列各项税收制度中,属于以 人丁为本 阶段的是(  )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15.

1928—1930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通过谈判签订新的关税条约,废除了这些国家在关税方面的特权。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收回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16.

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  )

A.君主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地位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17.

《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D.《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18.

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口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的疾病、工伤和养老提供保障。由此可知,德国政府试图(  )

A.争取民心,促进德国统一B.恢复生产,刺激社会消费C.缓解矛盾,改善工人生活D.扩军备战,鼓励工人参军

19.

管子曰: 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輋(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材料中可以得出(  )

A.规定所有行业使用铁制工具B.铁器使用比较广泛C.牛耕成为当时主要的耕作方式D.青铜工具不复存在

20.

原始人类由于采猎和自卫的需要,学会了使用工具。当时的采猎工具,后来有的兼用于农耕,如石斧、木矛,有的发展为专门的农具,如木矛改进为耒耜 由此说明原始农耕出现的原因是(  )

A.人口增长B.食物减少C.经验增加D.工具改进

21.

根据所学,下图所示应该填入的时期是(  )

A.①秦汉②隋唐B.①隋唐②宋元C.①宋元②明清D.①先秦②秦汉

22.

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使近代商业贸易有了许多新变化。其中包括(  )
①罪恶的奴隶贸易被取消 ②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建立
③商业经营方式出现变化 ④欧洲商贸中心开始了转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其解读准确的是(  )

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

24.

史载,秦朝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这反映出秦朝修建驰道的目的是(  )
①加强与诸侯国的联系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宣扬皇威 ④维护统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5.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上述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促进手工工场的建立B.加快了农业的发展C.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D.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企业盲目扩展与利润丰厚B.人口由城市向郊区聚集C.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D.郊区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27.

下图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B.殖民掠夺C.人口增长D.世界市场形成

28.

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现代化的趋势。下图所示属于中国现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9.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病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病发挥了巨大作用。她的发现源于(  )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肘后备急方》D.《本草纲目》

二、材料阅读

30.

中外文官制度(10分)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散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摘编自《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选拔的特点和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西方是如何借鉴中国考试制度的。(4分)

31.

西方法律制度(12分)
17到19世纪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的建设历程表

国家

相关事件

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法国

1789年《人权宣言》

1791年宪法

1804年《法国民法典》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96年《德国民法典》

美国

1776年《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西方两个法律体系建设的过程进行历史解释。(12分)要求:结合背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2.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10分)
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 人多隐冒,五十、三十方为一户 的现象。待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开皇三年(583年),文常下令州县官吏 大索貌阅 ,即根据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 貌阅 。通过这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万余。
开皇五年(585年),文帝还采用高颖的建议,行 输籍定样 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从轻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这样人民不能逃避赋税,地方官也不致任情舞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所定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因此吸引佃客脱离世家大族的荫庇,成为国家编户。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隋朝推行 大索貌阅 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概括 输籍定样 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隋朝实行户籍制度的影响。(6分)

33.

欧洲的 黑死病 (10分)
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面对黑死病的肆虐,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一些城市的市政当局,通过相关法律禁止集会以防瘟疫传播;对丧葬进行规范管理,以杜绝病源扩散……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重视对垃圾的处理,人们懂得了许多卫生习惯。黑死病给世界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欧洲乃至世界各国从此非常注意对传染病的防治,国际上通常称其为 第一次卫生革命

——《世界:一部历史》

依据图文材料和所学,以 瘟疫与人类发展 的角度进行解读。(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