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3.2020—2021学年度福建省宁德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254

一、单选题

1.

字由 宀(房屋)”和 豕(猪)”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据此, 应解读为(  )

图1

A.文字起源B.建筑风格C.私有财产D.生产工具

2.

西周至春秋时期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但到了战国时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

A.世袭制瓦解B.社会的转型C.士阶层崛起D.律法的严苛

3.

据《商君书》记载: 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这表明商鞅主张(  )

A.君主专制B.取信于民C.重视农业D.奖励军功

4.

秦统一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

A.修筑长城B.尊崇儒术C.推广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

5.

从唐天宝年间至南宋,福建、江西人口从几十万分别增至400多万、千万以上,出现了从四川到江苏的长江南岸密集人口带。以上现象反映(  )

A.政府鼓励人口南迁B.南方地区得到开发C.南方自然环境优越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6.

表1所示内容当属我国古代(  )

表1

项目

乡试

会试

殿试

参加者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第一名

解元

会元

状元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

明中叶以后, 生活 一词的内涵扩大到了商业买卖,在小说中出现 生意 一词,社会上出现了追求享乐的风潮。由此可见,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士商关系发生变化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重义轻利观念盛行

8.

康熙认为 国家所重,惟在养民 ;雍正强调 朝廷设官置吏,原以养民 ;乾隆提出 贮粟养民,乃国家第一要务 。这体现了他们(  )

A.以民为本的思想B.民贵君轻的主张C.强化专制的意图D.富国强兵的夙愿

9.

1842—1846年,中国茶出口增长1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5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3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  )

A.手工工场大量创办B.已被卷入世界市场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  )

A.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B.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C.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D.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

11.

图2所示历史事件参与主体的阶级属性是(  )

图2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

12.

1912—1915年,新创办的实业报刊多达50种以上,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一些原有的报刊也增添了大量报道实业的内容。这主要得益于(  )

A.清末新政的推行B.辛亥革命的影响C.列强侵略的放松D.近代报刊的发展

13.

表2反映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

袁世凯

1912319166

黎元洪

1916619177

冯国璋

19177191810

徐世昌

19181019226

黎元洪

19226192310

曹锟

192310192411

段祺瑞

19241119264

张作霖

1927619286

表2

A.军事独裁B.政局动荡C.军阀混战D.民生凋敝

14.

陈独秀指出,通俗易解只是新文学的一种要素,文学、美术、音乐也是其构成要素。白话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为止境,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说新文学。在他看来,新文学应(  )

A.宣扬通俗易解的白话文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注重文学价值和艺术性D.主张白话与文言相结合

15.

正是从五四运动起,我们开始了革新传统文化,营造现代价值理念的艰苦尝试,达到了勇于接受现代化文化价值挑战的这种文化自觉 。以上叙述的是五四运动的(  )

A.背景B.过程C.性质D.意义

16.

1921年,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 新的革命 的目标是(  )

A.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B.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追求变法图强的梦想D.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7.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南昌起义爆发B.八七会议召开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8.

表3中三处旧址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有助于 (  )

表3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名称

时代

所在省份

备注

瑞金革命遗址

19311934


江西

遵义会议会址

1935

贵州

泸定桥

1935

四川

红军强夺铁索桥战役的纪念地

A.传播科学思想B.弘扬长征精神C.纪念国共合作D.彰显民族团结

19.

与图3《人民日报》所示内容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图3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

从减租减息进而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的土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 。以上材料可用来佐证(  )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B.国民政府时期经济的崩溃C.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的进展D.执政党顺应新形势的能力

21.

1949年10月到12月间,中国先后同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到建国一周年时,包括印度、瑞典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计已有19国。这表明新中国(  )

A.坚守 一边倒 的方针B.基本消除帝国主义敌视C.努力营造有利外部环境D.积极维护世界大国形象

22.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如 铁人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展现出了(  )

A.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勇于改革的胆识魄力D.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23.

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主观认识。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一国两制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

24.

图4所示内容反映了(  )

图4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B.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中国跻身于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D.中国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已经形成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辽宋夏金时期是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与汉民族加速交融的时期。辽朝耶律德光曾下令, 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并要求各级官员 劝农桑、教纺绩 ,以此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文化上,辽朝统治者任用汉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契丹文字,并用契丹字翻译了《贞观政要》《五代史》等大量儒家经典。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清朝前期开疆拓地六万余里。在东南,于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在东北,雅克萨之战后,遏制了沙俄入侵,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在北方,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多伦,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与蒙古上层联姻,解决了中原长期受游牧势力威胁的问题。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辽朝统治政策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特点。(8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据此,指出图5、图6所属的史料类型。(4分)
(2)任选图5至图7中的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所示文物或人物进行介绍。(8分。要求:内容包括时空信息和历史价值,叙述逻辑清晰)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人民和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从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10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在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了丰功伟绩。

——摘编自夏燕月《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的理解。(8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到1957年底,我国有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92.9%;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手工业者已占全国手工业者总数的90%左右;私营工业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

——摘编自郭德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等

材料二

表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数据统计(部分)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

1952

6790

119

1954

8590

144

1958

13070

200

1961

12200

185

1962

11493

173

1978

36787

385

1992

271945

2334

2002

1217174

9506

2018

9003095

64644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重大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52—1958年和1978—2018年两个时段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