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4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全球实际贸易增长率
2.7%
3.4%
4.0%
2.4%
1.9%
全球实际GDP增长率
3.5%
3.2%
2.3%
二、材料阅读
——摘自张孝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始末》等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等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三、开放性试题
表2 西方学者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陷阱理论”
名称
核心内容
提出者及著作名称
金德尔伯格陷阱
如果曾拥有领导地位的霸权国家既无意愿、又无能力提供必要的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安全体制和援助体系等全球公共产品,而新兴大国也无力提供,那么会造成全球治理领域出现领导力的真空,使全球治理体系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全球安全危机。
【美】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文明冲突陷阱
(后冷战时期)世界主要冲突之源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上的,而是文明方面的冲突。文明冲突将决定未来的国际政治。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修昔底德陷阱
新兴崛起大国和现有守成大国必然产生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并必然最终走向战争与冲突的宿命。
【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四、材料阅读
新中国偶像时代变迁统计表
时代
偶像
五六十年代
崇拜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和英雄人物如: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英模人物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革命英雄江竹筠、保尔·柯察金等。
七十年代
崇尚科学报国和港台文艺明星如:1978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崇敬的对象,并引导年轻人对科学产生极大的热爱;七十年代末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和以琼瑶为代表的台湾言情小说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
八九十年代
八九十年代对“偶像”的理解逐渐宽泛,越出了一呼百应、全民崇拜的传统学习型偶像范围,增加了爱慕型偶像
这个年代的偶像崇拜代表有:创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文坛才俊北岛、舒婷、顾城,影视明星施瓦辛格、李小龙、成龙、四大天王,企业家比尔·盖茨等。
二十一世纪
草根精英,选秀明星,体育明星,科技领军人物,IT财富传奇人物受到人们的追捧,偶像不再是“随大流”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但是互联网的高效快捷促使“秀”时代的明星采用各种手段对自己进行炒作,草根精英和网络红人“走红”时间大为缩短,数量剧增,这种氛围加剧青年追求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
——据刘钰雯《偶像时代变迁及现实思考》等